新学期伊始,外国语学院与电影评论中心融合开展大咖主题电影放映活动。3月1日下午18:00在装修一新的六度空间8 ½电影放映厅,一部由大卫.芬奇执导,关于Facebook诞生及其创始人扎克伯格的影片《社交网络》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
本次活动通过“悠学派”招募了150名学生前来观影,外国语学院专门用途英语教研室何敏、邹嘉两名老师以及电影评论中心邓丽娟老师全程参与,与学生们一起观影,一起交流、分享观影心得。活动安排紧凑,组织有序,气氛融洽。
《社交网络》并非仅关乎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发家史,更落脚于个人情愫和人际交往。导演将一个年营业额超过700亿美金的巨头互联网公司的成立和发展跟创始人扎克伯格的个人感情性格进行了点对点的衔接。一个发明“社交”的人却不擅长社交,这既是电影的“悖论”亦是其魅力所在。
电影运镜流畅快速,采用非线性叙事的手法与段落间的快速交叉剪辑和多人物视点的叙事手法进行情节构造,让观众感受到了影片的紧张感和悬疑感。两小时的影片让大家都意犹未尽,若有所思。联系生活实际,何敏老师和邹嘉老师分享了观影心得,就电影中的一些亮点分别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度交流。何敏老师借由扎克伯格的创业经历,鼓励同学们无论是生活中、学习上或日后的事业上,都要学会及时止损,不困于过往,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同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面对竞争和道德的天平,不能迷失本心,学会度的把握,做出理智的决定。
邹嘉老师则是从付出和友谊两个视角解读了影片中的扎克伯格,告诫同学们大咖的成功是需要舍弃一些自己的生活,始于热爱,忠于热爱,全心付出。而青春时期,大学校园里的友情难能可贵,希望同学们都能珍惜校园生活,尊重友谊。
大咖主题电影的观影及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了大咖扎克伯格和他的Facebook,以另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学生和老师走近彼此,坐在一起分享和交流,为不同的观点提供了碰撞的空间,促进了师生的课外互动,推动了学院之间的融合。
撰稿:外国语学院专门用途教研室 何敏
摄图:电影评论中心 邓丽娟
(外国语学院供稿)
上一条:【名师课堂】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看国际贸易
下一条:【294期 | 全生异科导师】 “寻龙游,唤春行”——艺术传媒学院异科班踏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