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下,流量经济开始盛行,资本高呼着“渔翁获利,尽在流量”,市场经济秩序被不良的流量严重扰乱。3月22日下午4点,文化太阳澳门集团网站云讲座研讨会通过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老师的《法律面前无顶流,深度剖析流量经济的运行与治理》让流量经济暴露得淋漓尽致,给大家上了一场生动的经济学课程。
讲座伊始,沈逸教授从网络科技治理角度,以众人皆知的“吴某凡事件”为引,勾起了大家的听课兴趣,运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为大家讲解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如何有效治理流量经济。沈教授先替我们解释了流量经济的来源:追星——即市场与文艺的结合。众所周知,比较成熟的欧美影视业中往往会以衍生产品来刺激粉丝和受众群体产生三方收入,但此类基于文艺演员能力等因素获得收益的市场化方式对于资本来说存在着高成本、回报不稳定以及无法标准化量产的问题;以兴盛于日韩的造星工厂模式为代表的流量经济便是资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沈逸教授为我们展开讨论经济热度。流量经济的热度在欧美最弱,日韩火热,我国更甚,这一热度排序与国家进入现代化的时间正好相反。举个例子,现在国人喜欢用的是手机移动支付,我们从交易习惯上实现了从现金到手机的跳跃,没有经过信用卡这个阶段,而欧美国家到现在为止,信用卡交易仍然相当有优势,并且其很难用移动支付或者数字钱包取代,原因是前期产业优化的成功导致进入壁垒非常高,从整个流量经济和现代化的进程上来说亦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文艺市场伴随着现代化而形成并固定,但技术与平台的发展却难以剧烈冲击欧美文艺市场结构的原因。随后,沈逸教授从我国人口基数、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过剩流动性与流量经济炒作之间的关系为我们解释了流量经济在我国热度甚高的深层次原因。
最后,沈教授针对如何治理流量经济展开了探讨。对于这个难题,沈逸教授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将治理生态化,即通过梳理利益关系,发现生态核心获利点来建立针对性的治理规范体系。实现生态化治理首先要保证线上线下跨域的治理,不仅要有网络空间中的管控,还要对涉及线下对应实体进行管理,生态化的治理本质是形成协调治理。当然流量经济的治理离不开对流量明星的管理,娱乐明星应当提供良好的娱乐,至少不能彻头彻尾违背公序良俗。如果不治理,明星生态圈会导致人的行为膨胀,天然滋生一些黑暗的东西,如果不治理,上层建筑赖以维系的核心价值就会受到冲击与破坏。
线上课程接近尾声,外国语学院的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思考,并分享了对于流量明星的看法。有的同学对于明星的天价片酬提出质疑,并与科学家,教育家的收入进行对比,告诉我们要重视天价片酬问题;有的同学对于我国近几年较火的选秀节目进行探讨,并说到我国偶像“娘炮化”的严重问题;也有同学提到我们要正确追星,理智追星,把偶像当做榜样,当做目标,成为自己变优秀的动力……
法律面前无顶流,国家面前无偶像。流量经济到底该如何运行与治理,还要靠大家共同去完善,国家经济的发展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看似只是讨论“追星”的背后,更是我们在理智上所面临的考验。希望我们能在这流量经济横行的当下保持理智,亦期待流量经济治理体系的日益健全。
图文:吴雨欣 徐文静
(名师课堂办公室供稿)
上一条:【志愿服务】角逐项目行志愿,永葆初心向未来
下一条:【疫情防控】太阳澳门集团网站第一网格开展校园新冠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暨安全稳定工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