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孔子所开创的世界》是我校面向大一新生开展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该课程以经典阅读和问题讨论的方式开展。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有效推进课程团队建设。《苏格拉底、孔子所开创的世界》课程团队于3月30日和4月13日就“仁者爱人,爱从何起”这一主题展开两次讨论。
在第一次讨论中,各位老师分别进行说课,就各自上课思路和侧重点进行讲解。“仁者爱人,爱从何起”这一主题讨论的实质是“孔子的孝思想”。李璐琳老师在该讲的讲授中,首先,进行了背景的铺垫。借用康德的观点厘清孟子“性善论”逻辑,重点谈及“不忍人之心”作为一种开端,需要推扩。其次,通过对“仁”的讲解,阐述“孝”作为“为仁之本”,“忠恕”作为推扩之力,并澄清“孝”与“忠”的不同。最后,根据学生反应情况进行中西对比。课程团队在李老师分享完之后,针对“不忍人之心与孝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
张爱春老师在该讲的讲授中,首先由“仁”入手,延伸至“爱有层次吗?”这一问题。再引申出“孝悌”的含义,得出观点“爱是有差等的”。最后,对“孝道与政道”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落脚到个人的修齐治平,并在课后布置写作或者拍视频的作业。
陈明波老师的思路是由“天道”讲到“仁”,由“仁”讲到“爱”,由“爱”谈到“孝”。并对“爱之差等”展开讨论。再由此言及“怎么去孝”和“孝道与政道”的问题。
张娴雅老师在第一部分谈及“什么是孝”,由“不忍人之心”入手,得出“我们最初的情感是与父母建立的”。该部分重点落在“为仁之本”、“差等之爱”上。第二部分谈论“如何践行孝”并回应现实环境中的尖锐话题,指出“父母与孩子是相互成就”。第三部分谈及“孝道与政治”的问题,从“推己及人”的角度引入孟子的“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并与柏拉图的观点进行对比。张老师指出,本讲重点是“孝是自然而然流露的情感”、“推己及人”、“相互成就”、“为仁之本”。随后,课程团队对“何为敬”、“忠与孝”等问题展开讨论。
徐亚兰老师在第一部分中阐释“孝悌的含义”,由“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谈及“差等之爱”。第二部分讲述“如何践行孝悌”。第三部分讲述“孝道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由《论语·为政》中记载:“‘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这一章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在家里行孝悌可以推广到政治中?”“儒家提倡的政治是怎样的政治?”“这种政治想实现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通过《论语·为政》章二〇、《论语·学而》章九,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最后由“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进行总结。随后,课程团队对“先祖祭祀的情感依据”展开讨论。
李汶陕老师在第一部分中讨论“什么是孝”。由“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宰我问:三年之丧”两章内容去谈论“孝与礼的关系”问题。得出观点:礼是孝情感的外在表现。由此观点提出问题:孝的情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以及如何去践行孝。在第二部分中会去讨论“孝与政治的关系”问题。随后,课程团队对于“什么是礼”“如何回应学生对三年之丧的质疑”等问题展开讨论。
基于第一次集体备课主要围绕上课思路和侧重点的陈述。4月13日《苏格拉底、孔子所开创的世界》课程团队进行第二次集体备课。本次备课内容主要以确定必讲的主旨内容和所涉及篇章。
课程团队对“孝与礼”“如何解释自然而然的情感”等问题展开讨论。老师们就如何讲述这些篇章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行经验分享。
课程团队对“如何由自然而然的情感推出差等之爱”进行讨论。张娴雅老师回应了这一问题。张老师用“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来讲解。张老师指出:“这里的差等之爱是指仁的表现——爱有次第,它包含着由近到远、由亲到疏的内涵。这种差等表现为情感是有区别的,但情感的内在根据——仁是无别的。这里强调我们与父母的情感是是善待其他人或物的根基或者开端,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差等之爱可引入墨子的‘兼爱’进行对比讲解。孔子讲述差等之爱不是在强调我们的情感有多么的不一样,而是强调我们应‘务本’——用心于根本,仁道便由此展开。孔子考虑的是我们如何将‘仁’推扩、落实。墨子的问题在于忽略了天然的情感、天然的远近亲疏,无本无根,因而无法真正实践,成为一种空想。”
第三,必讲的主旨内容包括“如何实践孝”,强调“敬”与“相互成就”。在这一部分的讲授中,需面对学生的质疑——现实环境中的尖锐问题和学生的真实困惑。老师们进行了案例分享。
“几谏”这一篇章的讲解应落到“父母与孩子相互成就”。课程团队就“爱与敬”、“中西观念中的家庭”、“是否可以尝试中西对比”等问题展开讨论。
经过两次集体备课,课程团队成员就不同的授课思路展开讨论,分析哪种思路更为合理。就平时上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彼此之间互相分享经验。此次课程团队讨论形成了明确、统一的授课思路,实现了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共同进步,正如《诗经》中所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撰稿:李汶陕
摄图:徐亚兰、陈明波
(通识教学部供稿)
上一条:【大咖阅读】分享阅读之美•传递奋进力量——智能工程学院4月信息产业大咖阅读计划
下一条:64期|书院印迹:跨越荆棘,绽放华章“匠心正好·时代花开——《青年短视频圆桌派》”培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