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别都书院“知行”博雅工坊之读本精研第22期活动如期开展。为切实做好学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与安全,本期读本精研活动通过腾讯会议进行。通识教学部朱四维老师期带领46名同学共同品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塞万提斯·萨维德拉的作品即《唐·吉诃德》,以帮助学生对课程《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的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表达能力。
活动前期,邓露露和朱四维两位老师将参与本次活动的同学分成不同小组,并带领各小组通过不同主题对《唐·吉诃德》进行深入的研读和探讨。
2021级英语10班熊乐竹、2021级电气类5班谭诗颖以课程《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文艺复兴运动为背景,结合小说中的多个场景,指出西班牙现代文学的兴起,同时也意味着中世纪骑士文化的衰落、骑士文学的终结。整本小说呈现出作者塞万提斯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小说背后反应的是文艺复兴人文信仰的出现。
2021级英语10班安绘、2021级车辆工程2班石宇梵、2021级英语9班彭文杰三位同学则分别从小说当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唐吉诃德、桑丘、杜尔西内亚的视角出发,分析人物的性格与特点。安绘认为唐吉诃德是这样一个沉迷于骑士世界里的人,其表现的是一种理想主义者的状态。同时,她结合现实社会年轻人的现状鼓励大家勇敢地去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是在网络上当一名键盘侠。彭文杰则从桑丘·潘沙人物形象出发,看到了17世纪初西班牙普通农民的性格特点——“老实、贪财、易受引导但却忠心耿耿”,出身卑微但拥有才能、聪明幽默的仆人桑丘一直是唐吉诃德可靠的同伴。
2021级电气类4班伍玉韬则深度探讨《唐·吉诃德》下卷内容,伍玉韬认为唐吉诃德荒诞可笑的行为,反而体现了他对理想骑士生活的执着追求。唐吉诃德的一生凸显了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与恶势力搏斗的勇气,然而现实终究是残酷的,他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
2021级英语9班候晓婷、贺钰媛两位同学通过唐吉诃德与桑丘眼中的世界进行对比,用一胖一瘦、一高一矮,塑造了永远在路上的骑士形象。候晓婷与贺钰媛认为,唐吉诃德和桑丘搭伙,其实所代表的理想和现实,以此反应主人翁在幻想和现实中发生了强烈地冲突。
朱老师也通过讲解、互动等方式,结合《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课程中文艺复兴的相关内容,为同学们深入分析小说作品中不同人物性格及其代表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塞万提斯在小说创作中所洋溢的人文主义思想。
活动尾声,朱老师结合小说文本分享了自己的一些读书感悟。朱老师认为,唐吉诃德的失败冒险就像孔子所走的路一样,唐吉诃德选择的“路”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一条不合时宜的“冒险”之路。但在寻找真理的途中,“路漫漫其修远兮……”!通过本次读本精研活动,同学们表示受益良多,朱老师告诫大家不要沉溺于虚幻之物而忘记现实生活,同时鼓励大家持有坚定信念,一往无前地战胜所有困难并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撰稿:朱四维
摄图:朱四维、陶园
(通识教学部供稿)
上一条:【名家大讲坛】历史的真相,以史为鉴
下一条:【学院动态】绳牵众心,跃动青春——智能工程学院花样跳绳科普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