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育人融合】科幻电影的哲思:谈《2001太空漫游》

2021-06-16

为响应学校各部门与科幻学院融合工作,6月9日下午16时,在鱼城书院空格影音室,通识教学部邀请到科幻中心毛奕茗老师与通识教学部罗磊老师进行了一次对谈活动——“乐享鱼城哲学与思辨”系列活动:谈《2001太空漫游》。此次活动是通识教学部与科幻中心融合工作的又一次尝试,从课堂开展延伸到了书院活动,是育人融合工作的的新探索。

活动伊始,毛奕茗老师首先介绍了《2001太空漫游》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她说库布里克是伟大的导演,在电影史上已然封神,那么是什么让他封神呢?是摄影还是色彩?接着,毛老师介绍了《洛丽塔》《闪灵》《奇爱博士》等库布里克的经典之作,她认为库布里克在不同电影题材之间穿梭,并展现了强烈的哲学思辨性,这是库布里克伟大之处。这也是此次活动选择《2001太空漫游》的原因,这部电影深刻地展现了库布里克的思想——通过电影让我们能够审视人类自身。

随后,毛奕茗老师简要地介绍了《2001太空漫游》的剧情,从“人类的黎明”、“月球之旅”到“木星计划”、“无限苍穹”,毛老师说到,库布里克的电影并没有太强的故事性,其中仅在第三部分有较多的对白,而其余的部分则纯然是画面与音乐,因此可能显得沉闷。在“人类的黎明”部分,毛老师展示了猩猩在黑石的引导下学会了运用工具,随后残杀同类,毛老师将之解读为猩猩有了权力感。随后,手中的骨头被猩猩扔上天空,随即化作宇宙飞船,电影进入了第二篇章——人类开始了在太空中的探索,从月球到木星,最终人类穿越“星门”而成为星孩。毛老师说,作为一部诞生于1968年的电影,库布里克展现了惊人的想象力,在人类尚未登陆月球的时候,在电影中就已经预演了一次,并且与真实的月球探索别无二致。

罗磊老师接着讲述了自己对于电影的理解。从背景上来说,《2001太空漫游》涉及美苏争霸以及六十年代的流行文化,同时亦受到此前科幻类型电影的影响。具体到电影的内容本身,罗老师指出,《2001太空漫游》的创作受荷马《奥德赛》影响较多——如宇航员大卫·鲍曼与人工智能HAL9000的斗争乃是奥德修斯与波吕斐摩斯之翻版,宇宙航行时惊悚的背景乐与塞壬歌声的关联,黑石与《奥德赛》中“船桨”的隐秘联系等。在电影的主题上,罗老师认为库布里克是想要表达对于上帝的寻找,并以“黑石”作为上帝的具象化。

在两位老师讲述完电影后,随即展开了关于电影的对谈,并与现场的老师、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在谈话中,两位老师提到了《2001太空漫游》的沉闷与晦涩,认为晦涩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探索的主题较为深奥,且故事较少戏剧性,电影本身缺少了很多细节,因而给阐释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一点在同名小说中得到了补足。张娴雅老师提出了关于“星孩”的疑问——为什么最后鲍曼穿越后成为了一个小孩?两位老师以尼采的“狮子-骆驼-婴儿”这一精神三阶段说来作为解答,人类作为居间的存在物,在黑石的引导下“进化”,从猩猩进化为人类,从人类进化为“星孩”。李璐琳老师则询问到,黑石是什么?根据导演的访谈等资料,罗老师认为黑石是引导人类进化的一个工具,是未知的存在者放置在地球、月球等地的。来自2019级广编专业的王浩燃同学则询问了两位老师关于进化论的看法——罗老师赞同进化论,而毛老师给出了相反的答案。最后,罗老师自己提出了一个疑问:经典究竟该如何理解?为什么所谓的“经典”作品总是难以接近?两位老师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解答,而是希望在场的老师与同学能够亲自体验,并给出一个自己确信的答案。整个活动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

 

 

图文:李璐琳 罗磊

通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