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宣讲农耕精神,扬中华美德”为主题的艺术传媒学院农耕主题宣讲会于近日中午在3202教室举行。来自艺术传媒学院的250余名师生以及农耕协会的主要负责人齐聚于此,共同分享农耕与大学、大学生、大学学习生活之间的时代内涵。
学校农耕协会前任会长赵汪盛同学从自身的农耕经历、成长经历出发,号召在积极参与农耕活动的同时,也要体验农耕带来的乐趣。他表示,在大学、大学生中推广、弘扬耕读文化是将勤劳节俭与读书学习的有机结合,是将道德修养与知识能力并举的育人新举措。
艺术传媒学院生活部前任部长樊雨欣同学,通过分享以前农耕活动的照片表达她对耕读文化的认识。她认为,古代的知识分子在刻苦学习的同时,同样也坚持耕作,无论耕作多么繁忙,读书之心也不动摇。身在大学的我们,或学习广播电视编导、或学习动画、或学习数字媒体艺术,不论是哪一个专业都需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在实践中寻找艺术,寻找创造艺术的灵感,樊雨欣学姐进一步分享到。
2018级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辅导员李欢老师表示,在大学倡导、开展农耕活动,组织、引导大学生参与农耕并不是一种倒退,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地融合。耕读文化融合了“学习”与“耕作”,融合了“课堂”与“实践”,融合了“知识能力”与“道德修养”,融合了“物质”与“精神”。要成为一个“完满”的人,就必须通过耕读式的身体力行和学习实践才能达到。
在大学开展农耕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农耕实践,是我校完满教育育人理念的重要措施。同时,我校还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土地资源,开辟自留地、果园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参与农耕的机会。
自本学年开学以来,我院积极落实学校农耕活动相关工作,积极组织、引导各专业学生参与农耕活动。截至目前,已有各年级各专业160余名同学参与到此项活动中。
“耕以致富,读能荣身”,历史上的读书耕田虽已时过境迁,再难觅影踪,然耕读文化所秉承的道德修养,人文精神、实践理论等文化内涵,对当今的大学教育理念、大学生培养模式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更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
(艺术传媒学院学生会供稿)
(团委转稿)
上一条:【志愿服务】支队风采展之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专项支队
下一条:【学科竞赛】测量竞赛 丈量技能——记管理工程系学子参加重庆市第三届“思芮特杯”大学生测量技能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