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下午,德国工程学院在南湖书院中德创意工坊举行了22级新生导师聘任仪式暨导师培训会。太阳澳门集团网站校长助理尹浩亮、德国工程学院副院长侯宇晶以及全体导师出席了本次大会,会议由毛灿老师主持。
德国工程学院于10月启动22级新生导师招募工作,经各部门宣传动员、教职工自主报名、推荐、遴选等环节,共选出48名22级新生导师。机械双语教学教研室主任谭劲秋老师首先代表学院宣读了导师名单,并对当选导师表示祝贺。
随后,校长助理尹浩亮为导师代表发放导师聘书和学生成长手册。在领导致辞环节,尹助理回顾了学院建立导师机制的历史和初心,总结了学院实施项目导师制以来取得的良好成效。他表示,在全体导师的共同努力下,学院欧标德语和雅思英语考级人数和通过率屡创新高,导师工作成效显著。希望大家继续努力,齐心协力,持续发挥导师引领功效,全程、全方位保障学生出国留学之路。尹助理强调,导师们要通过与学生的频繁接触和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向学生传递导师的关爱,努力成为其学习、生活、人生成长的指路人和引导者。同时,他还提出,学院还要建立教学团队×辅导员×项目导师的沟通机制,集合多方力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困难,助力学生全方面发展。
最后,侯宇晶副院长为全体导师作了题为《用责任与爱——打造物超所值的中外合作办学基地》的培训讲座。侯院长在讲座中进一步细化了项目导师的工作职责。她指出,导师应当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活动、实践、竞赛、实习、就业、留学、生活等情况,并且持续关注学生在海外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等状况。所有导师、任课老师和辅导员都应联动起来,密切配合,让导师工作中不流于形式、不拘于内容,把工作落到实处。侯院长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需要导师们全身心投入、聆听、包容、用责任与爱陪伴学生成长成才。
领导们的讲话为学院导师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行动思路,也让全体教师再次明确导师工作的重要性和肩负的沉甸责任。本次新生导师聘任仪式暨导师培训活动是学院“项目导师团”特色育人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改革、贯彻学校“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新的学年,德国工程学院全体导师将继续保持初心,用责任与爱影响学生、带动学生、陪伴学生成长、助力他们顺利实现留学德国的梦想。
撰稿:刘聪
摄图:石鸿杰
(德国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志愿服务】行程万里,初心如磐——我与志愿重逢的十月
下一条:【青马工程】飞扬四海千载乘,青马工程再启航——记智能工程学院第五期“青马工程”完满教育学生骨干培训初阶班开班仪式暨第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