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2点,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迎来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女生部和体协的同学们。秋风微凉,但吹不散同学们的热情。
初进大厅,同学们被宋蒙两军将领的雕塑吸引,开始四处张望,浏览各位英雄的生平事迹。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博物馆的“前言”,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了博物馆的整体布展情况以及钓鱼城建城的背景及作用。接着来到“钓鱼城遗址模型”板块,3D立体图形将钓鱼城的整体结构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结合讲解,钓鱼城的大致情况同学们都有了了解。
二楼展厅将48年钓鱼城之战进行概述,讲解员以战争的爆发、经过和结果为导线为同学们介绍钓鱼城之战的过程。“宋蒙交战,宋终败于蒙古,这是为何?”这个问题是讲解员向同学们提出的。面对同学们满脸的疑惑,讲解员又从宋蒙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讲解以解同学们的疑惑。钓鱼城是这个国最后疆土的屏障,余玠,王坚等人的英魂在此长存,人虽亡,但精神不朽。
讲解员将同学们带上三楼展厅,“历史研讨”板块让气氛活跃起来。“王立是英雄还是民族罪人”,当讲解员提到这个问题时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讨论,其中一位同学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王立是英雄,因为王立作为钓鱼城的将领,忠于国家,保护人民,带着鱼城人民抵御蒙军,因此他是英雄。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同学们在这里对历史问题进行讨论,是对爱国主义教育认同的一种表现。
接下来的板块中,讲解员带领同学们欣赏钓鱼城的文学与艺术。同学们的好奇心被钓鱼城的民俗趣事、神话传说、名家诗画勾起,紧随讲解员的脚步听其娓娓道来,部分同学为了更好的了解钓鱼城的历史还翻阅了《钓鱼城系列丛书》。在一幅幅展画中本次参观也就到此结束,但同学们对家国的思考将继续前进。
以史为镜,可知兴衰,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缅怀先烈,继往开来。鱼城之战在于将领们的爱国情怀,而当代大学生也有责任担负家国重任,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续写新辉煌。
(撰稿/摄影:向丹 高利军)
(钓鱼城研究院供稿)
上一条:【国际处】在理论中挖掘知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下一条:【双体系】载双体者,砺双体人——记双体系户外团队竞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