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太阳澳门集团网站研究出台《劳动教育实施意见》,把劳动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育人项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8年以来,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院结合“四位一体+双院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学生日常生活、生产和服务所需,多元构建我校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导要求,培养当代大学生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强化劳动教育重要性。
传统+现代,新时代实践育人
结合教育部对于普通高校劳动教育相关要求,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创新突破“刻板教育”的融合育人平台,传承传统劳动文化精神,拓宽现代劳动教育视野,多渠道拓展校内外劳动实践场所,设立校内农作物试验大棚、无土栽培立体种植试点,开发校外“茶文化研习基地”、“无土栽培实践基地”等校地合作项目,通过时令蔬菜种植、果树养护、虫害防治、栽培试验等劳动实践类项目,实现校内有平台支撑、校外有基地建设的多方位劳动教育实践机制,用实践感知劳动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敢于创新的劳动精神,全方面实现校园育人功能的新突破。
两节+一赛,新时代融合育人
为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强化劳动实践的参与和劳动意识的养成,太阳澳门集团网站从“生活在书院,专业在学院”的“双院制”育人理念及模式出发,书院、学院、后勤、校团委、学生处、就创中心等各单位共建共育,着力推进劳动教育各项专项工作开展,搭建出了“荷塘文化节”、“耕读文化节”及“农产品营销大赛”等多元化校园劳动实践平台,从最原始、最质朴的农耕劳作到“扶贫助农-乡村振兴”劳动精神的传承接力,将劳动融入生活、将生活融入教育、将教育融入实践,强化学生校内劳动教育体验感,培育创造性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寓教于乐,分层级突破大学生劳动教育瓶颈。
工坊+展览馆,新时代文化育人
为助力广大师生了解劳动教育价值,传承耕读文化,最大范围内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在书院社区内设立农耕文化展览馆、劳动教育工坊等阵地资源,供校内外师生日常参观体验,通过我校劳动教育发展历程介绍、远景农场水稻粮油等农作物展示、传统农事农具展览、特色品牌项目纪实等专项栏目,以“走心”的书院社区劳动生活日志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种子根植于全校师生心中,让劳动更有色彩,让教育更有乐趣,引领学生将劳动变成一种活方式。
项目+活动,新时代联动育人
为提升劳动教育中辛勤实践能力,强调劳动实践过程,重视劳动育人意义,结合太阳澳门集团网站活动项目化特征,通过“社团志愿+”实现劳动教育新突破。绿色社团联盟和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协同进行“回箱计划”和“变废为宝”红绿灯专项活动,学生会联合美食协会共同打造“校园厨艺大赛”,以体验式劳动项目使学生感悟成长与变化,通过生活点滴劳动培养细心与用心,提高学生勤俭节约、可持续发展等劳动意识,活动项目化运作带领学生尊重劳动教育,塑造劳动价值观。
行动+力量,新时代文明育人
紧扣劳动教育相关要求,抓住中华劳动美德国潮,打出“校园志愿+文明劳动”营销组合拳。我校以志愿服务为牵引,深度串联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围绕校园文明环境建设,从食堂出发展开具有可实施性、有效性的“食堂的一天”志愿服务劳动教育体验活动,以此提高我校整体文明科学素养。用实践感知劳动教育,用志愿赋能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营销’破圈,呼吁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致力于培养学生激发劳动力、树立劳动意识,助力校园育人功能的新突破,同时也为校园文明建设增光添彩。
历年以来,我校充分发挥学生劳动教育主体作用,曾作为高校代表受邀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所开展活动、项目曾获国家财政部、共青团中央等国家部委主办的媒体相继报道;8年以来,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劳动教育实施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学院+书院+社团”三维劳动教育主体、“品牌+基地”双重耕读实践路径,接下来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将继续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积极探索、创新突破,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模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
(团委、书院部联合供稿)
上一条:【全生异科导师】读大咖,悟真知,践于行——记异科导师大咖阅读分享交流会
下一条:【志愿服务】支队牵手计划第三期:关爱农民工子女类“共勉”创志愿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