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本学期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4月27日下午,电影评论中心在爱莲书院多功能会议室开展了期中师生教学座谈会,中心主任彭可、部门全体教师及各专业学生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座谈会上师生们敞开心扉,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会议伊始,彭可主任介绍了本次座谈会的意义及目的,本次会议围绕新版《从小说到电影》课程大纲的接受度展开,旨在了解同学们的心声,从而对电影课程进行深化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随后中心课程建设负责人力冬梅老师就《从小说到电影》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情况及意义进行了说明。力老师梳理了该课程大纲的修订进度及目的,该课程重点在于引领同学们以比较分析的眼光,对小说和电影两种艺术门类进行对比赏析,通过4部经典作品(其中包括中外作品和科幻作品),带领大家通过阅读、观影和鉴赏,从而认识小说与电影两种艺术的个性与共性,了解文字到影像的审美差异,学会思辨的分析和表达。
彭可主任就同学们对新版《从小说到电影》大纲的满意度、作品选择及授课形式做了充分的交流。各位学生代表们对新版的课程大纲持有较高的满意度,认为该大纲系统性较强,案例作品的选择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与此同时,同学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已的建议:在课程作品案例的选择中,尽量选择贴近大众的电影;在课程案列改编分析中,理论性的知识较为枯燥,减少理论性知识的讲解比例;在授课形式上,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授课;在小说文本的阅读上,大部分同学缺乏阅读的耐心,需要寻求解决的方法。
针对以上建议,彭可主任强调了以下几点:首先,作品的案例选择,是老师们根据同学们的接受度反复讨论后做出的选择,从国别到作品类型都做到尽量全面,同学们在追求大众化的同时,也应考虑到作品的艺术性,从而提升大家多元化的审美与认知。其次,在作品案例分析的讲解中,老师们会减少理论性知识的讲解,将重点放在对小说与电影的比较上,以一种比较视野去认识作品,从多元的文化角度去分析作品,侧重分析作品的情感表达。再者,希望老师们课下多相互学习借鉴,丰富授课形式。最后,对于阅读,希望同学们静下心来,去阅读一部小说,从文字中去感受生活,同时老师们也应加强监督,让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并形成读书汇报。
彭主任最后总结:希望同学们通过探究小说与电影两种艺术的本质,培养同学们的艺术鉴赏能力、跨学科的认知与分析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让同学们成为有创意,有想法,有思想的个体。
(电影评论中心供稿)
上一条:【教育思想大讨论】加强实践教学,助力合格评估——智能信息技术教研室实践教学主题教育思想大讨论
下一条:【育人融合】科学设计教学过程,活学活用现场挑战——通识教师入驻花果书院领导力专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