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非遗】非遗中心赴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调研

2018-09-27

寻根巴渝农耕,感悟文化传承。9月26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生研究员在彭伟老师的带领下,到北碚蔡家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参观巴渝生产工具、生活器具,感受巴渝农耕文化的精髓,开启了2018级学生研究员民俗文化体验活动。

 

 

“进门细品农耕文化,出门饱览巴渝胜景”,正如陈列馆大门的对联,呈现出创办人退休教师刘映升老人对家乡的热爱,为传承巴渝农耕文化的良苦用心。在面对城镇化的发展,许多民间农耕文化技艺相继作古,刘映升老人便自筹资金收集农耕器具整理创办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陈列馆占地约十亩,主要由农业生活馆、农业生产馆、民俗竹器馆组成,展出的各种石具、木具、竹器、铁器共有1000多件。

 

 

走进陈列馆,没有华丽的装饰,各种器具自然的摆放于桌上。对于这些器物我们既熟悉又相对陌生,儿时印象却有无法叫出名,可谓一物寄一情。刘映升老人独具匠心,为每一种展出器具编了一首诗,做了概括的介绍,风趣幽默颇具地域特色。

 

桐油灯,点桐油,桐油灯下有人愁。

夜半灯下纳鞋底,儿行千里娘担忧。

 

简介:油灯,用桐油、菜油等植物油做燃料的照明器具,分灯台和灯碗两部分。

 

 

处处有匠心,这些诗句的介绍,让我们对器具的用途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展出器具所呈现不仅仅是一件作品,而承载的是它背后的历史故事。

另外,此次调研活动恰逢“DLAF 2018复归-重庆第二届国际现场艺术节”活动在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展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在此创作,现场艺术家与老艺人的创作深深地吸引了大家,感受传统手工技艺所散发的魅力。

 

 

我们现场还参与了《水系:重绘关系与改写计划》工作坊活动。艺术创作人曹明浩、陈建军向我们展示“水系博物馆”的活动实施过程,以都江堰景区化的物质空间在地理上与下游社会现场的联系引发提问,通过整合艺术介入,沿岸环保行动,新社区重建,水环境教育,跨领域对话及研究等相关的社会实践,来探讨社会文化实践与生态环境发展问题。

 

 

刘映升老人凭一己之力创办农耕文化陈列馆,为历史的回顾留下重要的印记。如今陈列馆由他的儿子刘刚老师继承发展,而刘刚老师从他父亲那继承的不仅是陈列馆,更重要的是一颗对农耕文明的热爱。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当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从多个角度去了解老物件的文化底蕴,尊重自然,重视农业文化抢救和保护,用创新方式带动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