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0月27日,太阳澳门集团网站非遗手工坊教学班在北山书院红岩馆正式开课,国家一级工艺大师单大琼老师携第五代传承人伍红梅老师莅临指导,此项教学活动由我校非遗中心教师李凤勤组织实施。
传习课堂伊始,两位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刺绣产生的缘由并谈到了中国刺绣3000多年前的传说及刺绣的针法及运用。单老师、伍老师一一的为同学们举例示范,耐心的讲解了25种针法的细节,同学们也很积极热情的回应。
非物质文化就源自于我们的生活,这一期我们的刺绣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制作发饰。单大琼老师首先细心的向同学们讲解了绣架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并示范了传统绷布的裁剪方法及固定方法。单大琼老师提到:“虽然我们前面教过,但是我们现在做的这些工序都是刺绣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同样是我们的传统技艺。”细节决定成败,往往这些基础知识更加需要我们了解谨记。其实,非遗就在我们的身边。
李凤勤老师鼓励大家在绣布上绣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希望大家都能有自己的构思与独特的想法,大胆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老师的鼓励下,学员们纷纷拿起绣布,按照老师所教导的方式,一步步的上手尝试,专注且认真。时间流逝,只听见针线随指尖穿梭布匹的沙沙声。
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依旧围着老师请教针法的运用,这一针一线,专注的姿态,不仅表达了他们对刺绣的喜爱,更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热爱。相信在学员们的热爱与传播下,非遗工坊能越走越远,非遗文化也能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扬。
撰稿:杨佳莉
摄图:黄艾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北山书院联合供稿)
上一条:【就创创业】“展现自我,扬帆职海”——外国语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
下一条:【学院风采】拨开迷雾,走完满人生路——智能工程学院10月院长接待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