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部门之间的交流,通过双方共同协商决定,钓鱼城研究会和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4月15日下午于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二教联合举办日常工作交流会。
重温历史,感受雄魂
为进一步了解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感受巴渝文化内涵,感受鱼城雄魂,钓鱼城研究会综合管理部部长刘娅、副部长胡晓及讲解员杨正芳对参会人员进行接待讲解。
在钓鱼城研究会负责人刘娅和胡晓引导下,双方参加会议人员来到一楼展厅,讲解员杨正芳向来访人员讲述了钓鱼城的由来、钓鱼城军民守城抗战36年的罕见奇迹。步入钓鱼城遗址模型前,讲解员杨正芳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钓鱼城独特的山城防御体系,来访人员被这一现象所震撼。通过对钓鱼城之战的初步了解,一个个英雄人物的雕塑随即映入眼帘,余玠、冉琎、张珏等爱国将领的事迹被大家知悉。
来到二楼展厅,综合管理部部长刘娅向大家浅析了大事记板块的内容,吸引了大家浓厚的兴趣,纷纷对墙上的文字驻足观望,对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展厅所陈列的文物一探究竟。紧跟综合管理部副部长胡晓的步伐来到三楼展厅,她带领大家去了解钓鱼城之战的历史地位及历史谜团。
深入交流,建立联系
参观结束,双方来到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二教进行深入交流。由于彼此的不熟悉,双方分别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紧接着,各组织负责人分别介绍各组织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以及日常管理工作方面的流程,分享活动经验。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认真听取他人想法,记好笔记。
“鱼城雄魂”巴渝文化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学生干部钟子强和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干部李艳强分别向大家讲解了各自支队的服务领域及相关工作情况。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干部李艳强向参会者介绍他们支队的特色工作:定期走进养老院,关爱孤寡老人;踏入幼儿园,爱护留守儿童。双方都提到,受疫情影响,“走出去”活动有所减少,但是各支队队员渴望投身于志愿服务当中的热情不减;同时,双方达成共识,疫情结束后,双方愿意进行支队合作,对外宣传钓鱼城历史文化,感受钓鱼城历史文化的魅力,把志愿精神融入实际工作,开展特色专项服务,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探讨问题,提出建议
针对钓鱼城研究会学生干部提出“如何打响支队”这一问题,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干部任与俊给出建议:拓宽支队活动模式,提升支队影响力;拓展外媒渠道,提升宣传力度。针对活动宣传工作方面,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干部谭浪就技术方面进行分享,双方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互相启迪新智慧。
交流会在热烈的讨论中接近尾声,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干部李艳强幽默地问道:“为什么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相距钓鱼城遗址较远?”钓鱼城研究会综合管理部副部长胡晓在欢笑中做出解答,并表示:“欢迎你们常带支队进馆参观。”
此次交流会的召开,促进了“鱼城雄魂”巴渝文化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与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联系,加强了学生干部间的经验分享,有利于后续钓鱼城研究会更好的发展。
撰稿:行雅珍
摄图:岳安琪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巴渝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钓鱼城研究会联合供稿)
上一条:【名家大讲坛】宋明理学,儒之道也
下一条:【营地教育】点滴沾溉 匪浅获益——拓展训练学员交流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