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引导大学生爱国爱校情怀,让中华优秀文化代代传承创新。11月24日下午4时,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教师及北山书院学业导师李凤勤在北山书院会议室围绕“传统图案”展开非遗实践教学指导。因疫情原因,非遗工坊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教学活动。
课程伊始,李凤勤老师根据同学们手中《花好月圆》《相濡以沫》《朝花夕拾》等几种不同的材料,对不同针法进行了解析,如缎面绣、轮廓绣、直针绣、长短针绣、打籽针绣等。此外,结合图案指导同学们如何绣制渐变色的花样及小金鱼的图案,同学们专著认真,在老师的讲述中领略了刺绣的艺术魅力。
实践操作环节,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开始制作起了绣品。李凤勤老师一一指出同学们绣制的错误针法并进行了简单演示,鼓励大家不局限于现有的图案轮廓,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根据自己的喜好配色,把刺绣图案与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融合,绣制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按照老师所教导的方法,同学们一步步的进行尝试,大家专注的绣着自己的作品,只听见针线随指尖穿梭沙沙声。
通过学习,同学们不断的尝试与改进自己的针法,针法变得越发的顺畅,绣得也更加精细了,形色各异的花朵与小鱼逐渐显现,展示了同学们丰富的创造力及灵巧的技艺。很多同学表示,还要继续坚持学习针法,努力创作更多的传统文化作品。
撰稿:吴佳英、秦正容
摄图:王祎欣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北山书院联合供稿)
上一条:【中德之窗】明晰教学创新内涵,探索教学创新途径——中德应用学院举办2021年新进教师系列培训活动第二期
下一条:【名家大讲坛】在学思中沉淀,于成长中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