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真正将校企协同育人落到实处,施行“企业进课堂,课堂融行业”的“2.5+1.5”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3月13日智能工程学院邀请了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的资深数控编程技术人员周黔川指导2019级“智能制造工程师班”《机械制造项目实践》课程,数控机床加工操作指导。
车辆工程教研室的毛国平老师对《机械制造项目实践》课程做了简单的介绍,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生产现场的零部件需求进行独立的设计和加工。
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周黔川老师从企业实际生产角度出发,为学生讲解数控机床加工在企业生产的重要性,企业数控加工的操作流程及加工操作心得,让学生思考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加工之间的差异,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为了让学生真正“搞明白,能动手”,周黔川老师分组为学生演示不同产品从工程图纸到零件加工成型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工程图纸分析加工工艺、加工程序编写和修改、对刀操作、零件加工。再到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让学生来操作,老师做指导,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完成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并能够真正应用到实际。
此次《机械制造项目实践》课程充分实现了以“任务驱动”“一课多师”“企业参与”的方式授课,按照“构想——模型——工艺——生产”的思路,构造项目产品各阶段的智能制造实施方案,通过企业工程师给学生授课,将最新技术和工程案例引进课堂教学,将企业的真实需求、真实项目、真实流程和真实管理呈现给学生。
同学们接触了真实的企业工程项目,体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但更多的是收获,为走出校门迎接新挑战,在智能制造领域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增添了信心和竞争力。
图文:庞松林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我校学生圆满完成冬奥保障胜利归来
下一条:【校企合作】拓展校企合作 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智能工程学院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洽谈合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