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创新的源泉,也是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增强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径,10月26日下午两点半到四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团队的7位老师和来自通识教学部历史与艺术教研室、人文教研室的6位老师相约鱼城书院头脑风暴会议室,围绕开展读书会、共建课程等内容进行交流,并就融合发展的路径做了深入探讨。会议由通识教学部历史与艺术教研室主任邓露露老师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团队带头人宋珊老师共同主持。
双方对交叉融合的意义表示高度认同。邓露露老师认为政史不分家,思政课程与通识课程内在有很多交叉、融合、互补的地方,两个部门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两个部门融合发展对构建资源共享共建的协同育人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宋珊老师在高度认同邓老师发言的基础上做了补充,认为从学校战略发展层面,促进资源整合、形成“三全育人”模式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从教师自身发展层面,不断提升能力水平成长为复合型人才,也是新时代教师应有的追求。
接下来双方围绕各自开展的读书分享活动进行了交流和学习。邓露露老师从活动目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简要介绍了通识教学部“大咖阅读”和“读本精研”两项读书系列活动的开展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靳银霞老师从马院持续开展的“经典阅读分享”、“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分享”以及本教学团队推出的“马列经典研读”等三个类别,从主题介绍、开展形式、覆盖人数、活动效果等方面一一做了介绍。在之后的交流互动环节,邓老师详细咨询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大咖阅读及课程组读书会活动的具体模式和频率;宋珊老师详细了解了通识教学部“读本精研”活动的具体开展形式、主题等。双方还就整合社会力量与资源合作开展经典阅读项目达成了初步共识。
双方围绕校企合作共建、跨部门联合建课、科研共促等内容与设想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和探讨,与会教师们纷纷建言献策,并约定将进一步持续跟踪探讨,形成定期交流机制。
图文:宋珊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上一条:【学院动态】优化基层教学组织,探索虚拟教研室构建方向——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虚拟教研室建设培训会
下一条:【就业创业】聆听职业规划,共话就业创业——德国工程学院2023届就业创业工作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