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两点,智能工程学院自动化教研室、轨道交通教研室与淬炼·国际商学院基础教研室全体教师在爱莲书院艺术交流室进行了“科技与商业的融合”为主题的交流会,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会议由智能工程学院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张姣主持。
为增强学院及教研室之间的了解,首先由张姣主任对智能工程学院概况、自动化教研室师资结构、教研室专业分布、工作特色及实验室建设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轨道交通教研室主任冯铁成介绍了当前轨道交通教研室各专任教师及教研室工作动态;最后,淬炼.国际商学院基础教研室主任李义红对商科教育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教学改革动态与育人融合活动进行介绍。三位主任达成共识:“商科+工科”的融合可以产生强大的化学反应。如教育部A类赛事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需要参赛学生具备较强的技术操作性、商业敏感性,才能在全国总决赛中拿到名次,尤其需要两个学院的老师大力合作,争取取得更多的创新创业竞赛成果。
深入落实我校“数字经济时代高情商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理念,扎实推进信息产业大咖阅读活动,本次交流会首先邀请三位优秀学业导师从专业和商科融合的角度进行阅读分享。智能工程学院自动化教研室的刘艳平老师和轨道教研室韩冰老师分别对《董明珠与格力》进行了阅读分享。两位老师表示,很喜欢格力这种有温情有血肉的管理方式,严格把控质量关,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紧跟国家的政策。内部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招聘机制,不错的员工福利。还有各种科学的理论指导生活和工作。从技术开始,到原材料,到产品、客户,及最后的回收形成完整闭环,具有社会责任和国家民族情怀。这样的公司,实在是不可多得。
淬炼·国际商学院基础教研室的谭穗老师对《特斯拉传:现代的发明者》进行了阅读分享,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特斯拉汽车品牌引出特斯拉传奇的一生,及其穷尽一生进行发明创造对现代人们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位特立独行的伟大发明家,一生共取得了300多项专利,为我们的现代经济提供了电动机、机器人、远程控制、以及无线电等技术;他预言了手机、雷达、激光、人工智能、互联网、传真机等。他的创造力和勤勉奋斗的精神,依然继续激励着现代的创新者,技术可以超越市场,利润不是创造的唯一动机。
接着,淬炼·国际商学院基础教研室李邓金、谭红英两位老师就《特斯拉传:现代的发明者》,智能工程学院自动化教研室王瑞芳老师就《董明珠与格力》展开了自由讨论。从中看出大咖们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希望将技术运用于现实社会中,他们更关注是技术如何去改善人类的生活。作为专业课老师,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学生一些商业思维的训练与引导,在技术开发的同时,插上商业运作的翅膀,让“技术+商业”实现两条腿走路,让学生最终获得综合能力上的提升。
最后,三个教研室的老师就科技与商业交叉融合展开交流。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与商业学科交叉融合,是推动教学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学科融合是不同学科之间通过相互渗透、交叉重组融为一体,并逐步形成新型学科的动态过程,为不断拓展培育创新型、综合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新路径。为此,需要统筹兼顾,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升科技与商业交叉融合的整体效能。李义红主任,周春君老师,张姣主任都表示,商业与科技从来不是互相独立的,相反当它们融合在一起时,越来越多的“科技+商业”的应用,为无数顾客在消费的过程中带来了更多的科技感、便捷感、体验感或未来感,为人类更加美好地生活提供了可能。
撰稿:高晓飞、刘庆
摄图:高晓飞
(智能工程学院、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联合供稿)
上一条: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张祥兰调研我校公共大数据安全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运行情况
下一条:【就业创业】深度交流,着重细节——第二期双创先锋班期中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