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课程思政建设水平,12月21日下午,德国工程学院举行了《德语视听说(1)》课程思政建设暨培训分享会,会议由课程思政示范课《德语视听说(1)》负责人张亮老师主持。
张老师首先总结回顾了本学期《德语视听说(1)》课程思政的建设情况,本课程是德国工程学院为我校中外合作项目专业开设的集视、听、说一体的德语综合能力训练课程和欧标德语语言系列课程的辅助课程,除了训练学生的德语听力理解、口语会话能力,提高学生德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团队成员在本学期课程的大纲制订、教案编写和教学环节设计中,引入了思政元素,让学生接触两国文化的同时,感知文化多样性,坚定文化自信,为学生在留学时的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弘扬中华文化打好基础。
此外,课程思政建设小组成员还注重以赛促改,积极参与校内外的课程思政培训和比赛,团队饶前程老师在今年参加了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研修班并进行了分享,团队老师还积极参加德国工程学院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2022年高等学校(本科)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征集与交流活动,并获得重庆市优秀作品一等奖,展现了学院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成果。
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张亮老师建议,继续建设《德语视听说》系列课程的线上资源。为此,他特别分享了今年参加微课制作培训时的相关经验,微课教学是由多个教学事件组成,包括比如引起注意、告知学习者目标、刺激回忆、学习指导、引出行为等过程;在微课的选题上,要充分体现课程的特色,不但需要具有专业色彩和较高的展示度,还需要内容完整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微课的设计上,要注意授课方式、教学方式的变化,在授课方式上要特色鲜明,有趣味性。教学过程可以基于问题、案例或者实操展开。另外,他还对微课录制工具、微课素材的寻找、微课制作工具等进行了详细地介绍。老师们表示,通过张老师的分享,对于今后的课程资源建设有了更好的思路、掌握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德国工程学院将始终贯彻落实“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学校优秀的课程思政案例引导教师继续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法,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达到课程思政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德国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感谢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感恩师生——一位学生母亲的来信
下一条:【学院动态】分享沉淀再成长·回顾总结砥砺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数信学院&大健康学院辅导员述职总结交流会暨数信“青椒成长计划”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