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这样的人,在繁忙的城市中穿梭不止;他们前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观察并关爱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的名字叫做青年志愿者。在9月28日的这一天,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邀请到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及我校其他院系的优秀志愿者为我院学生分享属于他们的志愿感动。
黑暗中的光明
来自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的段家艳,她在志愿之路上寻寻觅觅,一往无前。在她的志愿路上,出现了一位她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人。
她说,这位老奶奶双目失明,且老奶奶的日常起居也只能自己照顾。当她第一次推开老奶奶家的大门,她的双手无处安放。昏暗的灯光摇曳着,她甚至无法看清地面。老奶奶的双眼一直注视着远方,小声的向她打着招呼。从那以后,段家艳学姐写下了这篇故事的开头:纵使无法让她的世界恢复光明,我也要为她点亮这黑暗中的光。
荒地中的清泉
他,志愿服务历经三年,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超600小时,先后荣获太阳澳门集团网站之星—志愿之星,重庆市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等18项荣誉。志愿二字,于他而言,是年幼时的感恩,也是成人时的坚持。他就是胡永康。
在这条漫长却有意义的志愿路上,他遇见了那个让他最难以忘怀的孩子。
他说,这个孩子叫曹鑫宇,尽管他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是他对学习的认真和对生活的热爱,让每一个接近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瘦弱的身躯下隐藏着的那颗跳动并充满热血的心。他一直以为曹鑫宇小朋友不会记住他,直到有天,曹鑫宇小朋友用家长手机加了他的微信,并问他:“永康哥哥,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来看我啊……”到那时他才知道,他已经走进了这位小朋友的心里。
从那以后,胡永康学长写下了这篇故事的开头:纵然无法让他的内心之地变得富饶,我也要让爱化为清泉,去滋润这片隐藏着宝藏的土地,哪怕一次只是一点点。
盛夏中的清风
来自外国语言文学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并担任主席的万静,在她心中,志愿之路从不平坦,但她甘之如饴;奉献之路从不一帆风顺,但她乐此不疲。
在这个暑假,万静前往甘肃酒泉成为了徒步志愿者。炎热,比不上她心中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炽热,也阻挡不了她在志愿路上的无畏前行。纵然她每天步行万里,慰问老人,帮助儿童,晚上在野外搭帐篷……这些在常人看来艰苦难熬,她却不断地渴求。
从那以后,见过了祖国贫困地区的万静学姐,写下了属于她的故事的开头:纵使无法让世上每个人都过得幸福,我也要化作盛夏里的一缕清风,为他们带去清凉与舒适。
花园中的园丁
作为大数据与软件学院的一名优秀志愿者,他带领大批志愿者默默踩出一行坚实无悔的脚印;作为爱的践行者,他组织“温暖少年心,照亮新生路”助力问题少年成长计划荣获我校第二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他就是丁旭,一位善的引导者。
对于常人来说,他们只看见了学校里健康向上的莘莘学子;但对于丁旭来说,他还看到了工读学校的问题少年,以多样的互动方式消除他们自身的心理障碍,积极创造健康社会环境,在共同的努力下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从那以后,丁旭学长明白了:纵使无法让所有少年都健康地成长,我也要成为大花园里的园丁,帮助他们重享大自然的风光。
平凡中的伟大
他是现任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同样一个在志愿路上不断前行的志愿者,他更是一个为了他人幸福而不断努力奋斗的奉献者。他是陈中奇,一个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人。
初遇太阳澳门集团网站,他还不了解何为志愿活动。如今,他已在志愿路上奋斗了两年。从最初的懵懂,到后来对世界充满爱,这一切都来源于他对志愿活动的奉献。他说,无邪的小孩子最能唤醒人心底的那抹善和温柔。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奉献了自己的爱,在和小朋友相处中,他也收获了缺失的童年记忆。
从那以后,他明白了,他收获的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去做志愿活动,而是在小朋友心中埋下了善的种子。他相信小朋友们日后也能向他们一样秉持相同的理念去为社会做贡献,一代又一代,不断继承发扬。
在故事会即将结束之际,大家共同观看了通信青协宣传视频,从一次次志愿活动,小朋友们一个个灿烂的笑容,到一个个志愿者所奋斗,所奉献的事迹中,了解了几年中通信青协为爱坚守所付出的一切。
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副院长何燕老师,也带来了属于她的故事,历经十多年学生工作的她看来来回回的志愿者的成长,也为此欣慰。也表示志愿服务,是属于每个人的,而不是属于个别团体的,同时号召全校学生共同加入到志愿当中。
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会因为每一个选择发生改变,不论是三下乡中,烈日下前行的志愿者,还是市民学校中,每一个站在留守儿童身边的志愿者。他们倾听着世界的声音,传递着无私的精神。
每一段故事,都讲述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轨迹。
每一段经历,都告诉着世人这无畏的志愿精神。
正如每一个志愿者的声音:我骄傲,我是一名志愿者!
(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团总支供稿)
(团委转稿)
上一条:【名师选修课】徐仲伟:中国当代社会问题研究
下一条:【志愿服务】我校师生观摩学习首届全国卫生健康行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