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征程。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以及教材,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助力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德国工程学院各年级德语教学课程组于近期分别组织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2023级《德语A1》课程组于9月20日在6207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会议伊始,机械双语教学教研室主任谭劲秋老师向任课教师传达了本学期《德语A1》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欧标德语语言证书考试相关事宜。之后任课教师们各自交流了班级教学进度和第一次德语课情况。汤术丽老师分享用钉钉督促学生打卡练习语音;毛灿老师提供了一些小游戏模板,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活跃度;饶前程老师就自己的经验,分享如何增强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2021级《德语B2(上)》课程组于9月25日在6214办公室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就本学期教学单元进行了梳理,明确了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分享和研讨。在分享中,明确备课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了解课文的编排意图,确定教学重难点,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商议具体教学措施等方面,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参建议进行备课。此外,几位老师集中讨论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交流中,大家集思广益,陈述各自的见解和方案。
2022级《德语B1(上)》课程组教师集体备课于第9月28日在6214办公室举行。7名任课教师就本学期的教学进度、成绩评定标准、单元测验、学生欧标德语考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随着专业课的增多,不少学生感觉外语难度增加。因此,如何帮助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更有效率地提升德语水平是本次会议的重点。在研讨环节,教师们就德语教学中的课外资料选择、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案例,介绍了使用多媒体技术、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共同探索适合中外合作办学德语课程的教学模式。
同舟共济展宏图,教学相长何需忧。集体备课能够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因此,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活动是我院一项常规性工作。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各教学教研组通过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共享、共同探讨等形式,凝聚教师的智慧,形成教学合力,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外语教学质量。
图文:周密、蹇红、曹雪姣、王琥
德国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学院动态】坚持创新勇当先,同舟共济创辉煌——智能工程学院九月工作总结
下一条:【访企拓岗】院企协同育人,未来砥砺前行——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