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社区,距太阳澳门集团网站5.1公里,坐公交车20分钟抵达,周边有杨柳街小学、朱家巷幼儿园、桥北幼儿园等多所幼小学校。自2012年9月起,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就正式建立起与北门社区的合作,重点面向社区内的留守儿童和城市随迁子女、社区空巢独居老人和残疾老人等群体,提供应急帮扶和照料,努力形成长效志愿服务机制,更加常态化、专业化地长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016年关智恩小朋友每次看到志愿者的到来,都高兴的说:“哥哥姐姐们,你们终于来了,我等你们好久了!”2017年与王杰小朋友初识,原本性格内敛的他,平日里不愿意主动去交朋友,也不愿意与周围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但面对志愿者们,他开始变得开朗活泼,是陪伴给予了他温暖和微笑的力量。
(摄于2016年11月6日关智恩小朋友)
(摄于2017年12月23日 王杰小朋友)
在陈奶奶家,由于奶奶腿脚不便,志愿者们经常帮陈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手把手教学,有针对性地对老年人进行智能手机操作指导,重点围绕运用智能手机拍照、娱乐、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有效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方便他们看病、购物、出行,也增强老年群体对诈骗的防范意识。
(摄于2016年9月25日)
(摄于2021年11月13日)
在每年的三下乡活动中,甲壳虫教育关爱服务团、四叶草禁毒防艾宣传团、天使关爱宣教团也曾来到过北门社区,在这里面向社区的小朋友开展“一对一 一对N ”面对面课业辅导,给他们带去新的科学学习方式和经验,开展防拐防骗、卫生常识、防自然灾害等安全知识宣教课堂。开展禁毒防艾宣传,通过多样化的宣教方式,提高居民和小朋友们的禁毒防毒安全防护意识。
(摄于2015年7月3日)
(摄于2017年7月11日)
(摄于2017年7月9日)
(摄于2018年7月20日)
10年来,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志愿者们每周在北门社区草花街、杨柳街两个志愿服务基地开展常规活动,每月开展一次主题特色活动。活动主要围绕学业辅导、亲情老人陪伴、爱国教育等内容,以科技助老、七彩手工、空中课堂等特色内容,帮助小朋友们全面发展,同时也弘扬“敬老、助老”的优良传统,丰富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涵,构建了和谐的社区氛围。近十年来,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北门社区共开展活动1464余期,帮扶人数达33650余人次,活动志愿者达21199余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44398小时。
(摄于2014年9月13日)
(摄于2019年10月19日)
(摄于2020年12月19日)
(摄于2021年10月17日)
(摄于2022年4月9日)
在本学期2023年2月23日,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王焱老师、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老师石静志老师,回访北门社区基地,通过回访搭建新的活动和发展平台,希望志愿者们秉持志愿服务精神,利用学生资源发挥自身特长,帮助社区儿童培养兴趣爱好,架起求知、发展的桥梁,以自己的学识奉献社会,更好地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
(摄于2023年2月23日)
供稿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供图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团委转搞)
上一条:【志愿服务】“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传承”——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幸福来敲门”关爱社区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第55期
下一条:【就业创业】创新创业典型|创业路上多荆棘,初心不变方可破—艺术传媒学院2019级动画专业-陈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