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亿公司与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院为了共同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师班”的人才培养,于3月28日下午,在双体系会议室举行了“智能制造工程师班”教学任务研讨会。出席此次会议的人员有重庆红亿机械有限公司姜国宾总工程师、重庆邮电大学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院副院长尹邦满博士、自动化系主任汪纪锋教授以及相关课程老师。会议由汪纪锋教授主持,研讨会在隆重热烈的气氛中进行。
副院长尹邦满博士代表学校首先对姜总的积极参与表达了真挚的谢意。其次他意味深长的对老师们说了三句话:要“珍惜这次机会”,要“把握这样的机会”,“创造同样的机会”。并分别对这三句话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告诫大家应该珍惜企业和学校创建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扎实为学校做贡献;应该把握机会争做一个有知识、有技术和有创新意识的老师;还应该主动创造新的机会和合作模式,沉下心来,不要浮躁,输出自己的知识、技术和创新能力,主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尹院长还讲到,“智能制造工程师班”是学校的重点工作,校领导和董事会一直都高度关注班级进展,我们应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锻炼培养出师资队伍,名师出高徒,让自己先成为名师。
姜总从企业的角度对“智能制造工程师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考虑和建议。姜总提到,“智能制造工程师班”的目标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智能制造”工程师,而他首先应该是一名合格的工程师,能服务于行业,到企业能直接上岗,发挥其作用。在设置课程时要考虑实战技能培养,学习实际有用的知识。因此,姜总建议课程及教学内容包括:
(1)机械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三维实体建模软件等)。这部分内容是基础,在零部件加工和装配工艺时会用到,讲授相应课程时不能照本宣科,需要创新教学模式。
(2)现代制造技术概论。决定学生在行业的格局,主要是让学生建立起对整个行业的概念,清楚现代制造包含哪些技术和内容,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3)机械制造工艺学。主要讲述每一种制造工艺的特点、使用范围等内容,让学生熟知各种制造手段和制造过程。
(4)机械设计学。主要讲述传动设计、传动计算、结构设计等内容,可以采用“理论+案例”的模式教学,让学生掌握整个设计过程。
(5)工艺设计。主要讲述常用工艺装备、加工分类、主要加工手段等内容,采用案例式教学方式,以实战为基础强化工艺设计。做到每位同学都会编工艺,且工艺都是可行的。
(6)控制与传感技术。主要包括自动控制技术、PLC技术、电机伺服系统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内容,学生要知晓一到两种品牌PLC的用法,清楚传感器选型方法,懂得如何使用控制技术实现装置的自动控制。
(7)智能机械装置设计。包括智能机械装置概念及方法、控制原理和方案、系统配置评估、功能设计等内容,能够使得学生具有较强的方案设计能力。
(8)现代数控技术及应用。主要让学生掌握二维和三维编程、数控机床编程等能力,该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就业的亮点。
(9)机械制造成本核算与控制。主要让学生掌握成本核算方法与技能,该课程也是学生就业的亮点。
(10)质量管理体系概论(ISO9002)。主要讲述常用工具和管理方法,树立质量管理概念,可以挑选几个重要的体系讲解。
另外,姜总还提到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学会如何使用机械设计手册,以便毕业后进入企业能设计出较好的方案。
机械教研室主任田于财老师从教研室的角度对“智能制造工程师班”教学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安排。专业课程教师和到公司工程锻炼的老师教授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为后续的实践课程夯实基础;到公司工程锻炼的老师和企业工程师教授实战训练的课程,可以督促学生巩固专业基础课程,也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会议也征求了各位相关老师对于教授“智能制造工程师班”的意见和想法,老师们也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最后,汪主任讲到,“智能制造工程师班”是自动化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点工作,也是学校的重点工作,班级采用“2.5+1.5”的培养模式,但是“1.5”培养过程中有很多课程内容没有现成的教材,需要大家自编讲义、自编教材或自制视频教材。学校和企业对大家寄予厚望,期望我们能办好“智能制造工程师班”,而办好“智能制造工程师班”要靠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希望大家能够在6月中旬前将各课程落实方案提交至系里,然后报学院审核。
本次研讨会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使学校办学更有特色,使企业更有影响力,使学生更有就业优势,使学校、企业、学生形成三赢的局面。
(自动化系供稿)
上一条:【志愿服务】《益起温暖》第34期——雷锋月特刊
下一条:【校队新闻】校女排与西南大学女教工排球队交流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