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养成思辨习惯,鱼城书院以“博观、慎思、改变”为主线搭建了“参观采风”系列学习和实践活动平台,旨在引导学生积极获取信息、主动思考,深入分析研究,明智积蓄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此次“参观采风”活动地点为安居古镇,每期地点选定通过调研,由学生点单。活动前期,鱼城书院设计调查问卷征集同学们的意见与建议。经统计,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150人,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活动报名人数为78人,实际参加人数为42人。
4月14日上午9时于学校下里巴人剧场准时出发。途中,为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古镇,工作人员开始以快问快答的形式介绍目的地安居古镇的基本情况并再次进行安全等注意事项的提醒。2008年安居古镇被授予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安居镇境内,因境内有大安溪(琼江)而得名,有安居乐业之意。安居古镇始建于隋朝,原名赤水县,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重庆市北部重要的口岸城镇。临下车之际,讲解员抛出话题:“安居古镇的兴衰是一条有峰值的曲线,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这一历史之问,带着这样的疑问,同学们期待着接下来的旅程。
进入古镇后,一路向安居大门挺进。沿途楼阁错立,风光迤逦。我们的讲解同学更加用心,如为同学们讲解关于安居的“鳄鱼石传说”,时不时会吸引游客驻足旁听。进入安居主街后,有同学指着马头墙的建筑提问“这种类似防火墙的建筑应该是安徽的特色民居,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对此有同学提出“可能是清朝时期带来的,清朝的安居贸易繁荣,积聚了很多会馆”,也有同学提出质疑“我觉得是后人为了发展安居随意建造的”。
历经4个小时的游历,同学们先后参观了天后宫、陆军军官学校、药王庙、刘伯承秘密居住地等,领略了安居八景悠久的历史文化。下午14点整,所有同学齐坐一隅开启了“我眼中的安居古镇”收获分享报告会。同学们围绕安居古镇的历史、兴衰、文化、经济等方面谈出了不一样思考,如针对安居古镇如何发展这一历史之问,同学们回答“大家应该知道凤凰古城,如果沈从文不写《边城》,一个偏僻的古镇怎会像今天一样游人如织?”,也有同学谈到“我们都知道安居之前是车水马龙的贸易之地,为何不可借助水运打造特色小镇?”在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激辩中,我们的安居之行接近了尾声。
观·古镇兴衰;思·历史之问;记·人生百变。此次鱼城书院“参观采风”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帮助同学们摆脱了周末慵懒。同时,突出了对古镇相关知识的讲解和讨论,培养了同学们“走进古镇,拥抱历史,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拉近了鱼城学子与历史的“距离”,进一步营造出博观、慎思、明辨的思辨空间。
“今天的安居有点冷,但是讲解员小姐姐真的很敬业,让我学会了很多。”
——任留庭
“近距离触摸历史才能读懂它,我在安居辨别历史真相,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再多一点。”
——陈平
拍照:曾瑶江 撰稿:蔡丹艳鱼城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
上一条:【创新创业典型】不忘初心 野蛮生长——记骑兔骑行项目负责人裴子豪
下一条:【中德之窗】努力让自己成为“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中德学院德语教研室举办交流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