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中段,《从小说到电影》课程开始了对新作品的学习——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代表作《嫌疑人X的献身》及其改编的同名电影。文字和视听语言对悬疑感的表现有何异同?电影如何外化小说中丰富的人物内心活动?如何更好地分析对比小说与电影两种艺术媒介。为了更好地解答这些疑问,电影评论中心携手创意写作学院,在六度空间8½电影放映厅开展了双师授课。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们强强携手,为同学们带来了创新优质课堂。
4月18日下午,2021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类3、4班的同学陆续走进六度空间,来到8½电影放映厅学习当天的《从小说到电影》课程,与往常不同的是,负责授课的不仅有课程的任课老师黄俊霖,还有来自创意写作学院的杨玥老师,两位老师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双师授课。
本次课程的讨论作品是小说家东野圭吾的代表作《嫌疑人X的献身》及其日版的同名改编电影,两位老师分别从改编方法,人物形象和视角转换三方面对两种艺术媒介进行了对比。首先,黄俊霖老师结合东野圭吾小说极度剧本化的特点,向同学们讲解了导演选择的移植法改编——电影将小说最具吸引力的核心悬念“凶手明明杀了人却有真实的不在场证明” 完整地移植到影片中。这种改编处理符合常规犯罪题材电影 “凶手犯案、 警察查案、 真相大白” 这一商业类型电影简单明了的故事叙述方式, 同时又能够让核心悬念贯穿始终,从而牢牢地吸引观众。
接下来,同学们在放映厅的大银幕上观看了电影的开场,黄俊霖老师紧跟着提出问题:“为何电影选择了让汤川学这位角色率先出场,而不是像小说那样,让主角石神作为第一个亮相的人物”。有同学提出自己的想法:因为电影更想从侦探这个角色带领观众去解决案件,而不是像小说那样从犯人的角度去讲故事,所以选择了让汤川学第一个出场。黄老师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回答,同时提醒大家也可以从商业的层面去进行思考——《嫌疑人X的献身》作为东野圭吾创作的“神探伽利略”系列小说,在改编成系列电影的过程中为了吸引观众,大概率会选用同一角色作为电影主角,因此让系列电影的主角汤川学第一个出场也就无可厚非了。
随后,杨玥老师用“有同学是智性恋吗”这个问题引爆了课堂的讨论,不少同学表示自己的性取向是高IQ人士。杨老师向同学分享了自己在看小说和观影时的感受,以及对石神这个角色的喜爱。接下来,杨老师向同学提问:“电影里有哪些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段?与小说最显著的不同是?”有同学表示会通过演员的动作,神态,语气,面部表情等进行诠释,也有同学提出很多时候电影会选择旁白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杨老师结合小说文本,向同学们讲解了小说写作不同人称与视角的区别和特点,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以及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接下来,杨老师播放了电影中石神前往靖子便当店购买便当的片段,通过分析代表石神的主观镜头运动,分析了电影视听语言在表现人物视角上的优势。
学生感受:
双师授课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体验,跟以往的课堂有很大的区别,两位专业不同的老师从不同的方面对电影和小说进行讲解能够拓宽我们的思维和视界。在放映厅进行授课更是能让我沉浸在电影中,同时清晰的画面和震撼的音效也方便老师对电影进行分析。
——2021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类4班 高梅
第一次来到放映厅,托放映厅的福,这次再看《嫌疑人X的献身》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发觉的细节。黄老师和杨老师的讲解非常精彩,尤其是关于主观镜头的讲解部分,让我第一次感受到电影多元的表达手段,原来除了演员的表演外,画面里的光线,色彩,乃至镜头的移动,角度都在无时无刻地传达信息。
——2021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类3 班 贺鹏豪
4月20日,电影评论中心邓丽娟老师联合创意写作学院王智老师在六度空间·8½电影放映厅开展了双师授课,本次课程主要围绕东野圭吾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及同名改编电影进行讲授,两位老师通过“故事创作:悬疑故事如何讲”“东野圭吾的艺术风格探讨”“小说与电影在心理描写上呈现有何区别”三个主题依次和同学们进行讨论和分析,为2021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4、5班的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双师课堂”,同时让同学们从比较视野的角度去认识小说与电影的美学差异,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作表达能力。
首先,邓丽娟老师借用了原著小说中花冈靖子和女儿误杀前夫这一事件让同学们通过故事接龙的方式,大开脑洞创作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梗概。在同学们的创作中,可以发现大家的思维活跃,情景设计颇有趣味性(后附互动精选)。
接着,王智老师从趣味性、故事的完整性、深度性等角度切入分析同学们所创作的故事大纲,并深度讲解了“悬疑故事如何讲?”这一问题,王老师以电影大师希区柯克为例,分析了希区柯克的“定时炸弹理论”:三个人围着一张桌子打牌,桌子底下有一个5分钟之后就会爆炸的定时炸弹,如何才能发挥悬念的最大作用?王老师说道,在希区柯克看来,悬念是故事的核心,它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故事。比如在一个爱情故事中,男孩能否得到那个女孩就是悬念。至于如何制造悬念和悬疑感,希区柯克习惯的方法是“让观众参与其中”。
随后,王老师深度讲解了小说作者东野圭吾的艺术风格、并分析了日本推理小说的演进,深入讲解了本格(江户川乱步《两分铜币》)、 变格(横沟正史)、 社会派(松本清张《日本的黑雾》) 、新社会派(森村诚一(《人性的证明》) 、新本格派(岛田庄司《占星术杀人事件》)各派别的代表作品、区别及特点。
此外,两位老师以“小说与电影在心理描写上呈现有何区别”为问题,引导同学们交流表达。王老师以《嫌疑人X的献身》第一章为例深度分析了段落中的心理描写小说,他提到小说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情绪等,以此来表达人物的心理变化。
随后,邓老师邀请两位同学上台根据王老师提供的文字节选现场表演,表演结束后,邓老师分析道,前排的同学能看到表演同学的表情和动作,但后排的同学可能无法看清楚,为什么呢?其实我们每个人可以把自己当做摄影机,就像导演在不同位置拍摄同一个画面展现出来的景别不一样。完整的电影影像,不是每一部电影都能用一个长镜头展示,大多数的影片是需要通过蒙太奇压缩时空,也就是剪辑,那电影如何呈现人物的心理呢?带着这一问题,邓老师以日本改编的电影《嫌疑人X 的献身》为例,深度分析了电影如何通过景别变化、剪辑的快慢、音乐音响及色彩的变化等传达人物的内心及变化。
互动精选:
题目:开脑洞,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故事
相依为命的花冈靖子母女二人,因为屡次受到靖子前夫富樫慎二的骚扰,在一次骚扰时,两人意外联手将富樫杀死……
故事创作1:
相依为命的花冈靖子母女二人,因为屡次受到靖子前夫富樫慎二的骚扰,在一次骚扰时,两人意外联手将富樫杀死,然而她们却意外发现前夫是一个机器人,身为机器人的富樫根本不会被人类杀死,他刚好只是短暂的休眠而已,片刻清醒后,富樫怕自己是机器人的身份被暴露,反手将母女杀害,并且开始寻找遗落世界的其他机器人,以求统治整个世界。
——陶锐21级数字媒体艺术5班
故事创作2:
相依为命的花冈靖子母女二人,因为屡次受到靖子前夫富樫慎二的骚扰,在一次骚扰时,两人意外联手将富樫杀死,误杀后的两人害怕不已,仅仅相拥,片刻宁静后,母亲花冈靖子冷静下来默默地准备把尸体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以求躲避法律制裁,而埋尸途中却恰巧被邻居发现,邻居早已觊觎靖子,以此威胁,无奈之下靖子选择委身于他,同时默默制定摆脱男人的计划,然而女儿无法忍受男人的行为及母亲的妥协,最终女儿将刀口对向了男人,靖子为了女儿伪装成精神病去自首,女儿则换了一个城市生活,最终靖子永远留在了精神病院。
——蒋靖宇21级数字媒体艺术5班
学生感悟:
头一次来影厅就遇到了邓老师和王老师的双师授课,在两位老师的讲解下,我发现其实分析小说和电影的角度有很多,包括两位老师对心理描写的讲解,可能原来有看过小说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感受电影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但是没想到其实他们表现的手段原来这么多元。
——郝茂秀 21级数字媒体艺术5班
没想到原来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还有这样一块宝藏地,居然有这么大的放映厅,而且还能用来上课!邓老师和王老师的讲解非常精彩且细致,在看到同学们的创作故事时,让我感觉到了大家的脑洞,这个环节很有意思非常喜欢!当然了,我自己的创作能力还有待提升,感谢老师们提供的悬疑故事创作技巧。下来我一定多看看希区柯克!
——张博然 21级数字媒体艺术5班
图文:黄俊霖、邓丽娟
(电影评论中心供稿)
上一条:【地域研究】“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红色文化”讲解大赛圆满落幕
下一条:【青马工程】“数年磨砺匠心·巴渝助力强国”表演——记智能工程学院第五期"青马工程"完满教育学生骨干培训初阶班四月实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