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实行“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重在开阔学生视野,提升文化品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致力于促进我院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重庆邮电大学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院学生学科竞赛管理颁发(2016年修订)》,促进我院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鼓励各院(系、部)教师、学生参与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识教学部积极筹备并成功举办第一届“通识杯”课程论文大赛并于 10月31日下午4:00在4202教室举行颁奖典礼。来自各个院系的参赛及获奖学生、通识小助理以及通识教学部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同学们取得的优异成果。
本次“通识杯”课程论文大赛历时3个月,全校7个院系的学生参加,共收集通识课程论文(作品)405份,经过初审、复审两个阶段,其中有18名学生及3名指导老师获奖。为了成功举办此次大赛,通识教学部全体教师团结一致,相互配合,从前期的筹划、宣传、号召等准备工作,到收集作品,再到为学生反复指导和修改,每位老师都尽心尽力,辛勤付出。考虑到通识教学部多类学科的特点,本次大赛提供了两个与通识教育相关的主题供学生选择,以便学生发挥优势和特长。
为展现我院优秀学生的风采,激励同学们增强学习通识课程的信心,提高我院学生学习通识课程的动力,特举办颁奖典礼为获奖老师和学生颁发证书,予以表彰。颁奖典礼共五个议程:首先,主持人隆重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到来,然后由综合教研室主任张艳老师简单介绍第一届“通识杯”课程论文大赛的情况,包括前期的筹备到论文的评定等。本次大赛秉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分课程论文和影视、书画作品两大类,分别组织评委组老师认真审核、严格打分,评分汇总后取其平均分再排名,到最后评出此次获奖学生及作品。
紧接着就是颁奖环节,为获奖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分别由李娇老师、张艳老师、刘会老师、金光美教授依次为优秀奖、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恋。
第三项议程是一等奖获得者窦燕同学发表获奖感言。作为大四的一名学生,谈了自己学习通识课程的感想和收获,从对通识的懵懂无知到深深地热爱,各门通识课程的学习让自己真正地了解自己,也让本是被枯燥无味的专业课填满的大学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窦燕同学是一名爱阅读的人,平时有写日记、写读后感、观后感的习惯,而且喜欢思考,不耻下问,参加此次比赛的作品也是把平时与老师讨论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收获真实记录下来。感恩四年的学习收获,感谢通识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栽培。第四项议程是优秀指导老师李娇发言。李娇老师从三个方面有感而发:一是乐见其成,作为一名老师很高兴能看到自己的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尤其是作为通识教学部的老师,我们没有专属的学生,我们的课程遍及全校,因此,每一位学生我们都当成是自己的学生,所以,非常开心学生们所获得的一切成就;二是教学相长,老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在相互的探讨中,彼此插出思维的火花,学生既可以深入思考,老师也在这个解疑答惑的过程中与学生发生思维的碰撞,激发教学的新灵感,也督促老师的不断成长;三是感谢领导们创造这样一个机会,提供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期待此类活动能够越办越好,学生们也能从通识教育中不断有新的收获。
第五项议程是人文教研室主任刘会老师总结发言:一是表示歉意,没能给此次颁奖典礼提供一个更光鲜亮丽的地方向各位师生致歉,但证书的含金量不因条件的简陋而打折;二是向获奖的老师的和同学们表示祝贺,感谢所有老师和同学们的辛勤付出;三是谈对于通识教育的期待和愿景,希望每一位同学今后都能成为我校通识教育的一张名片。
至此,重庆邮电大学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院第一届“通识杯”课程论文大赛圆满结束。本次大赛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学习实践和精神风貌,不仅有助于我校学风建设,也树立了典型,让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有示范、赶有目标,心怀梦想扬帆起•蓄势待发眺远方,为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再创辉煌。
通识教学部供稿
(撰稿:周密 摄影:杨梦雅)
上一条:【院系风采】律动十月 完满纷呈——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十月工作回顾
下一条:146期|书院印象:肆意青春,梦想永燃——记“音动旋律,全民K歌”草坪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