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创意写作学院传统文学教研室于3月31日下午在香樟书院多媒体室举办了教师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一场——由丁伯慧院长主讲《中西方小说的前世今生》,创意写作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丁老师首先讲解了中国古典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魏晋时代,有一些文人或佛教徒,用古代的神话传说作材料,进行加工,创作了许多神仙鬼怪小说。到了唐朝,小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相当完整的短篇小说的形式。唐朝的传奇小说,不仅篇幅比以前扩大了,而且注意到结构的安排和人物的性格描写、形象塑造,内容也由志怪述异扩展到人情社会的广阔生活领域。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小说都是用文言写的。宋代开始出现白话小说——“话本”。白话文体的运用,在唐代的民间文学里已经萌芽。
到了宋代,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需要,民间艺人的说书活动——“说话”日益活跃。由于听众大多是平民,说话人就采用当时最流行的白话来讲述故事。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的话本,就是白话小说。到了元末明初,一些文人也开始用白话创作小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和章回体的长篇小说。元末明初,我国的白话小说进入了成熟阶段,等等。
丁老师说道,任何新的文学形式的产生,都不可能脱离固有的现实文化结构的制约,它须在变通中求发展,在寄生中汲取资源。中国古代小说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与当时的经、史、子等各种文体有过千丝万缕的依附、渗透和交叉,在早期和文体“史前期”与其他文体没有分离,没有形成独立的状态,这直接导致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多祖现象”。中国古代小说的这种“多祖现象”,表现为它与子书、神话、史书等其他文体都有接触点。
随后丁老师又讲解了西方小说的起源,并从中国古代小说和西方小说的起源时间、文化渊源、小说文体自身发展、哲学角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不知不觉中,一个多小时的学术讲座已近尾声,老师们意犹未尽,纷纷向丁老师提问,大家针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新作《克拉拉与太阳》里现代科学与人文精神互相纠缠的主题、当代文学的使命、小说创作与时代的关系、虚构作品与非虚构作品的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此次讲座不仅为创意写作学院全体教师普及了文学史、哲学史等知识,开阔了教师们的文学研究视野,更极大鼓励了教师们进行高水平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创意写作学院传统文学教研室后续还会举行《浅谈西方文学对哲学的影响》(王基胜老师主讲)、《臧棣的诗歌话语论》(苏瓷瓷老师主讲)、《从大音希声中看红楼美学》(田一洁主讲)、《梦境中的原型:荣格的潜意识理论与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文学》(吴霞霞老师主讲)、《民间文学背后的心理同质性》(杨柳老师主讲)、《奥尔罕•帕慕克作品<雪>的叙事艺术》(李文卫老师主讲)、《小说中的音乐》(郭玉瑞老师主讲)、《论诗意:低音区写作与近郊之诗》(张伟老师主讲)系列学术讲座。
撰稿:苏瓷瓷
(创意写作学院供稿)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深化理解,狠抓落实:外国语学院召开集团精神与战略部署学习研讨会
下一条:【书院·国际】“我说‘春’的时候,你听到了什么?”——记国际处“国际之声”德语频道走进廊桥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