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71个“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为了更好的体现学校工会对在校教职工及子女成长的关心,建设和谐友爱的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大家庭。我校特举办了2021年“缤纷童年、快乐成长”教职工亲子活动。我校巴渝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承办了5月30日14时30分的“博古通今·欢庆六一”历史文化体验活动。为了增强小朋友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培养小朋友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陈巧蓉老师专门邀请了合川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非遗传承人到校参加展演,同时,本次活动还设有“瓦当拓印体验区”、“小小讲解员体验区”、“我的宋朝买买买时光”以及“小小艺术家体验区”。
本次活动路线根据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布展路线进行,体验区穿插于参观路线之间,小朋友们可以边听一段讲解,体验一个区,听一段讲解再进行一段时间体验。活动伊始,小朋友和家长在博物馆一楼展厅登记处进行活动签到,并领取本次活动的货币“交子”。在经过一楼的参观后,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陪同下来到博物馆二楼展厅“瓦当拓印体验区”。瓦当俗称瓦头,是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瓦当上刻有文字、图案,其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拓片,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
“瓦当拓印体验区”志愿者给小朋友详解讲解了瓦当和拓片的相关知识,在带领小朋友们参观完博物馆展柜中陈列的瓦当后,就拓印方法步骤向小朋友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随后带领小朋友亲身体验瓦当拓印。在动手的过程中,小朋友们虽然都是第一次接触拓印,可大家操作起来却认真专注,个个都做得有模有样。瓦当拓印让小朋友们在“触摸式”体验活动中感知古老技艺文化,充满了实践乐趣和文化意义。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制作属于自己的瓦当拓印作品。为了让志愿者能够更好的带领小朋友参与这项体验活动,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的罗晓霞老师还专门提前给志愿者做了培训。
体验完瓦当拓印后,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合川区民间文艺家展演区”。本次展演主要包含了剪纸、叶画、峡砚、泥塑、面塑等。在峡砚展区,小朋友们聚精会神的听着非遗传承人易宗成老师对峡砚历史及雕刻技法的讲解,部分年纪稍大的小朋友还上手体验了如何雕刻峡砚。在面塑体验区内,在老师的讲解与教学中,小朋友同家长一起完成了面塑作品仙桃、葫芦和小牛等。在剪纸展演区,在家长的陪同下,小朋友们也是自然的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体验中。
来到博物馆三楼的“小小讲解员体验区”,在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学生讲解员的引导下,小朋友们进行了趣味讲解体验。面对合川马门溪龙,永川龙、霸王龙、小猪佩奇、爱莎公主、小公主苏菲亚等角色,小朋友们自行选择对象进行讲解。勇敢站出来参与讲解活动的小朋友都获得了活动奖品及“小小讲解员”的徽章认证。
交子是我国使用纸币的开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于北宋商品经济的发达,“钱荒”十分严重,四川等地区只能用铁钱流通。铁钱十才当铜钱一,所以携带很不方便,于是成都民间出现了所谓“交子铺”,发行纸币,以代替缗钱流通,称为交子。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交子的出现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我的宋朝买买买时光”活动区内,小朋友们用“交子”进行自由购物,在加强对钱币面值认识的同时,购买自己心仪的玩具和糖果。本项体验活动,通兑换券,小朋友们可直观的看到我国最早的纸币——交子的样图,也可以通过文字去了解交子。
最后来到“小小艺术家体验区”,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家长孩子齐上阵,从构思到配色,循序渐进,完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扇子画作和一个个生动可爱的粘土作品。制作完成后,不少小朋友表示要将自己的作品送给最爱的爸爸妈妈。
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致力于通过举办寓教于乐的社会教育活动,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传播方式,发挥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本次历史文化体验活动,让小朋友认识了解了家乡文化,体味到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了小朋友们的创造力,增强了小朋友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满满自豪感。同时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博物馆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感悟深厚的历史底蕴,这也为博物馆亲子活动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对促进博物馆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撰稿:行雅珍 舒宗敏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教工之家工会委员会
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巴渝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钓鱼城研究会供稿)
上一条:【学院风采】“掌握前沿技术,紧跟时代步伐”——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年工程师成长计划之企业实战训练营实录(四)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全球化、标准化、应用化——外语学院老师赴京参加“全球化人才职业英语应用能力提升与标准量化 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