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2017级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学生,曾任校第十届英德大使,于2018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交流学习。在校期间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完满活动,荣获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文艺活动先进个人,重庆市第十届大学生”外教社杯“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第七届十佳歌手大赛冠军;第九届英(德)语言文化节英德文配音大赛一等奖;第十届英(德)语言文化节英德文诵读大赛一等奖;第三届青年摄影大赛 优秀作品奖;第三届中德重庆国际教育论坛“优秀志愿者”。
我叫陈晨,今年大四,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和前三年不太一样,回顾前三年,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大学四年生活的话,我觉得“乘风破浪”四个字最能形容我的大学!
在大学四年里,你在演讲,配音,唱歌,朗诵,摄影多个比赛中都获得奖项是怎么兼顾好业余时间和学习?
其实大学参加的很多赛事,更多是自己比较喜欢,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在参加这些比赛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提高自己,我更愿意把这个比赛当作是去享受,去提高自己的过程。
在这个百人成长档案的项目中你收获了什么?
我觉得百人成长档案更多的是一个让我们的成长有迹可循的地方。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因为在大一大二参加的比赛的拿过一些奖项了,所以在大二升大三的那年就有点迷茫,然后我就找到北山书院的卢老师进行了一些交谈,翻了翻百人成长档案,根据档案好好的规整了自己,对自己的未来做了一些规划。
书院的选拔经历和在校参加的各种活动是否对你出国有所帮助?
就我个人来说,对我的帮助还是挺大的。因为我们当年是第一年的哥伦比亚大学交流活动。当时的选拔历时了很长时间,从书院的初赛和复赛再到校级的初赛和复赛,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肉眼可见的成长了很多,包括在面对一些大的事情的时候自己该怎样的应对。终极决赛的时候最考验的就是心态,我觉得让自己的心态和实力都提高了很多,这些不管是对我选拔出国这个项目还是出国之后面临的一些问题,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在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对你以后的发展有所影响?
对我影响蛮大的,其实我们不管是看美剧或者是看一些电影也好,在银幕上了解到的国外和自己去体验到的有很大的不同,然后当时我们在纽约见到的人经历的事情都是自己人生的很多个第一次。用一句很老套的话来说,就是真的开拓了很多自己的眼界,回国之后对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加勇敢和积极了地面对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想该怎么度过我的大学。
通过书院和学习的选拔获得了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在这过程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对我比较大的一个挑战就是当时我们去到哥大的时候,宿舍都是两人间,但是刚好我幸运的落单了,其实第一次一个人去到异国他乡的话,还挺不容易的,包括当时去完成小组作业的时候,要和其他不同国家的同学一起完成。因此我觉得在这一方面对我的人际关系还是锻炼的很多。因为你身边没有来自同一个国家的人和你交流沟通,当然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你的出国留学经历让你感受到国内的教育和国外的教育的区别是什么呢?有了解过国外书院的书院么?
最大的一个不同我觉得是学习的氛围。我们当时在哥大学习的是语言,上课是小班制,所以老师更多的会倾向于给你积极性的回应,不管是小组的teamwork还是自己的presentation,老师给的反馈很大一部分都是正面的,我觉得这样积极的反应会让学生对于学习有更大的冲劲。再者,国外很多学校采取的都是书院双院制,我出国之后了解过,也有跟国外的一些大学进行对比,相比下来,我们学校的双院制算是做的比较好的,在国内也算是比较靠前的一些学校,在以后我们学校的双院制也会越变越好。
采访的最后,陈晨学姐表达了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大一至大三的时光转瞬即逝,尽量让自己忙起来。我之前也有跟大一的学生交流过,大家现在可能会抱怨学校的活动多,其实走过来后,学校其实是让大家在不同的活动中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或是真正擅长的东西是什么,不断尝试,寻求突破!”
供稿 学生书院联合会 周文婷
上一条:【就业创业】求职感悟—记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2021届毕业生刘文静—志愿精神植于心,就业选择践于行
下一条:【学院风采】一花独放不是春,“贯通培养”红满园——记通信工程专业“3+2贯通分段培养”两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