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子敢于直面平凡,勇于追逐梦想,乐观面对生活,花果书院于2025年9月10日15:00在201大型会议室开展了以“大学生如何勇敢翻越‘浪浪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为主题的“我们有话说”青年非正式会谈(第36期),本次活动旨在为同学们搭建互动、交流的朋辈平台,以此鼓励同学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找到翻越“浪浪山”的路径,活成自己真正喜欢的样子。
活动伊始,主持人带领同学们回顾暑期档大热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并邀请现场同学们分享观后感。刘小凤同学以影片中小猪妖的成长视角,鼓励同学们找准目标、大胆尝试、突破自我;杨申华同学则立足影片中猩猩怪不断蜕变的经历,引导同学们踏出舒适圈,在全新的大学生活中通过一次发言、一次比赛......去勇敢解锁“第一次”,实现浸润式成长。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浪浪山”或许是固化的成长路径,亦或是自我认知的局限以及现实压力的束缚,对此话题同学们各抒己见。郭进同学认为“浪浪山”代表每个人心中想要跨越却又难以跨越的“门槛”,但只有勇敢翻过心中“浪浪山”才会不断积蓄重新出发、勇往直前的底气与勇气。史禄齐同学以个人的成长经历为例,与同学们分享他成长过程中的“浪浪山”,并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谚语,激励现场同学们用实际行动来丈量走过的每一步。
《浪浪山小妖怪》没有给出“翻山”的标准答案,但细腻呈现了每个小妖怪面对“浪浪山”时的执着与勇敢。彭婧洋同学认为“浪浪山”从不是地理意义上的终点,而是认知迭代的起点,它不会消失,但“翻越”次数越多,你的内核就会愈发强大。基于“翻山”难这一问题,朱谢言同学则通过分享参加辩论比赛的故事,以“拆解”“分步”两个关键词,与现场同学们共享了她翻越“浪浪山”的具体路径。
“离开浪浪山”向来不是最终的目标,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才是。活动中大四的毛鑫磊同学,以学姐的身份为同学们分享了她的大学经历,以一句“与其不断想‘行不行’,倒不如先迈出‘第一步’”点明了她的成长态度。大学从不缺乏锻炼的机会和成长的平台,只要感兴趣就去大胆试错、勇敢尝试。
本期“我们有话说”青年非正式会谈在同学们不绝于耳的讨论声中接近了尾声,花果书院学生发展导师胡霁贤老师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分享与总结。胡霁贤老师以影片结局的一句话——“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鼓励同学们在大学大胆体验、寻找热爱,不同阶段都会有“浪浪山”,但“翻山”的过程才是青春真正的“勋章”。在本次青年非正式会谈中郭进同学表现脱颖而出并荣获“Talk King”称号。每一个既定目标都是一个“浪浪山”,每一次自我挑战的过程都是一趟“取经路”,希望同学们坚定初心、踏实迈步,终能翻山见坦途,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学生感想】
参与本期“我们有话说”青年非正式会谈后,我深感启发,收获颇丰。在我看来我目前的“浪浪山”就是自己的舒适圈,我自认为自己是个社恐,不太愿意去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今天我在这次活动中开始勇敢去表达自己,我也愿意在之后四年的大学生活里不断打破舒适圈,多去尝试、体验,守住内心的初心,明确自己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去应对。人生路上的“浪浪山”从未缺席,但只要我们有直面挑战的底气,做好清晰的规划,终能在翻山越岭后,遇见独属于自己的风景。
——2025级 淬炼商学院 别都书院 资产评估专业 周子涵
非常荣幸能荣获本次活动的“Talk King”奖项。最初报名参与活动时,我以为会是一场轻松的观影体验,未曾想本次活动竟是朋辈互动的交流讨论,更未曾预料我会收获“独一份”的荣誉,所以我希望同学们都有勇气翻越人生中的“浪浪山”,勇敢挑战所谓的“不可能”,在不断前行中收获更完满的青春,也共同奔赴一个更加明亮、值得期待的未来。
——2025级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廊桥书院 通信工程专业 郭进
作为大一新生,我有幸参加了“大学生如何翻越‘浪浪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我们有话说”青年非正式会谈,通过这次活动也启发了我如何开启完满大学生活。在本次活动中,我和参与活动的小伙伴们针对初入校园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等难题,一起探讨了翻越“浪浪山”的办法,也让我逐渐明白要始终保持对未知的探索欲、接纳成长中的不完美,并在不断向前的过程中积攒重新出发的勇气与一往无前的热爱。这次活动对于正处于初入大学的我来说像“及时雨”,通过这次活动我大胆突破自己,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肆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我相信我也会有勇气在大学不断踏出舒适圈、实现新目标。
——2025级 艺术传媒学院 南湖书院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陈琬妍
撰稿:徐絮媛、田鑫
摄图:冯泉友
编辑:毕瑶
初审:毕瑶
复审:王丹妮
终核:吴静
花果书院供稿
上一条:【合川校区】2065|廊桥书院:风来得正好——2025廊桥书院入院仪式圆满结束
下一条:【合川校区】2062|别都书院:“棋”乐无穷·别都弈阵,带新生玩转大学成长“统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