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创意写作】从乡野肌理到笔尖温度:田野工坊写生本与细节叙事课

2025-06-30

为深入落实太阳澳门集团网站“教育教学三提三创”主题年活动方案,6月20日,綦江校区创意写作学院2024级作家班小说工坊迎来了本学年第六期暨结课之期的“田野工坊”特色教学活动。本次课程以写作中的“细节”为核心命题,由小说工坊导师苏瓷瓷和马静老师担纲主讲,带领学生深入登瀛小镇的乡野田间,在真实的泥土气息中捕捉细节肌理,于微观观察中唤醒情感共鸣,还对学生作品进行了深度研讨。

洞察微光:细节之境的美好

马静老师首先开讲。课程伊始,马老师以温故而知新的方式开启教学,她阐释道:“将‘细节’作为收官课题,是希望大家在田野中触摸自然的脉搏,于细微处发掘创作的宝藏。”随即,马老师在PPT上展示授课的第一个内容——细节观察大师,并布置了任务,让同学们用二十分钟的时间走进田野中去观察,要求大家以摄影记录或实物采集的方式留存观察所得,尝试用尽量细致的笔触描写观察对象。马老师表示,本节课以户外写生为主,静下心来感受自然的魅力。

当同学们带着满载观察成果的“战利品”重返课堂时,李佳同学手中那个用纸张封口的杯子格外引人注目。四组的税安琪同学率先分享,她以一组植物特写照片为引,向同学们抛出思考题:“这些植物的形态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在众说纷纭的答案中,她点明要义:“同一事物在不同视角下会绽放多元的审美可能,这正是细节观察的魅力所在。”

二组梁英台同学的分享则浸润着温情回忆。她讲述家乡称凤仙花为 “桃红”,每至花开时节,姥姥总会用花瓣汁液为她染指甲,那句“染了对身体好”的呢喃仍萦绕耳畔。每当颜色暗淡,姥姥就会重新为她染指甲。当她看见雨中凋零的凤仙花,不由得想起了“零落成泥碾作尘”这句诗,想起了姥姥把桃红碾碎为她染指甲的身影。虽然家门口的土地变成了水泥地,可姥姥家的门口依然有一两株桃红。马老师听了梁英台的故事感触很深,“人在身处其中时往往心生逃离的念头,远行后却频频回望。”这种情感的传递,在写作中弥足珍贵。

屈涵同学的分享则妙趣横生,他抓拍到曾宇海同学在山坡摆姿势的瞬间,并配文“力拔山兮气盖世,”以幽默视角诠释“写生”的多元可能,同学们调侃到这是真的“写生”了。杨莹同学镜头下“品相优36”的试验田标牌,牵出家乡因试验种子引发纠纷的往事,让她在对比中感悟到正规农业科研的严谨。杨宇辉同学则将上次录的蛙鸣与此次观察融合,创作出《原野的啼鸣》,以“由远及近、由静至动”的笔触,让原野的生命力在文字中跃动,收获了满堂喝彩。

课程中段,马老师给同学们放了两部影视片段。在《祥子》片段中,同学们围绕拉车夫的生存状态各抒己见,刘玉婷认为“祥子的软弱源于时代压迫”,杨莹同学则指出“骨气在强权面前的溃败更显悲剧张力”;而《玫瑰的故事》里,黄亦玫滑轮滑的片段让同学们捕捉到角色灵魂——飞扬的发丝、娴熟的动作与灿烂的笑容,共同呈现出自由、自信的人物形象。最后马老师讲道:“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我们在写作中也同样可以利用细节设计来构建故事世界。”

演绎互动:剧场对白的魅力

“对话剧场”环节将课程实践推向高潮。第四组的同学们演绎“碎尸谜案——法庭对决,”税安琪同学饰演辩护律师(滕叶)、王新泽同学饰演公诉人(周正平)、陈泠同学饰演审判长,牟柏霖同学饰演被告(滕兴善)。

“二审法庭辩论开始”——审判长一声令下,控辩双方围绕证据合法性展开唇枪舌战。公诉方主张被告供述、凶器鉴定及血型证据形成完整链条,指认其为凶手;辩护律师则以水文数据、死因矛盾及刑讯逼供线索,直指案件存在根本性疑点。最后鉴于公诉方无法就刑讯逼供指控提供合理解释,且关键证据(水文报告、体检记录等)存在归档疏漏,法庭依据《刑事诉讼法》启动证据合法性调查程序,责令检方三日内补充材料。

结局因检方逾期未补证,合议庭最终以“证据不足”宣判滕兴善无罪。柏霖同学结尾补充说,此案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手段必须与目的同样纯净,因为终点早已存在于道路之中”。四组同学用真挚的情感演绎完后,收获了在场其他同学轰鸣的掌声和欢呼声。

紧接着是三组同学演绎的“淘金利益决裂”,主要角色是杨宇辉、刘玉婷和李平心同学一起组成的淘金小队。故事伊始,即将寻到宝物的淘金小队面临决裂,宇辉和平心两兄弟决定将玉婷这个“外人”赶出小队,不希望她分到宝物。而将其逐出后,两兄弟就分宝物一事产生分歧,二弟平心想要独吞,而大哥宇辉要求二人依靠实力获取,在二人即将决斗时,早已逐出小队的玉婷放黑枪先一步杀了大哥宇辉。就在平心以为两人可以一起分宝时,变故突生,身为平心女朋友的玉婷将其反杀。三位同学完美演绎出了“人心难测”这四个字的含义。对于最后结尾的反转,大家都诧异不已,赞叹连连。

二组的王文太和李佳同学取材于“职场压榨”这一社会现象并进行演绎。身为员工的王文太不满公司对其开出的薪资和工作机制试图离职,然而老板李佳的一席话让他陷入了迷茫,二人你来我往的争论将现代职场现状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家纷纷打趣,以后找工作可得擦亮眼睛啊,不能遇见李佳这种无良老板!引得现场笑声频频。

一组同学演绎的“无良种子公司和消费者的纠纷”剧场由杨莹、曾宇海同学饰演消费者,屈涵同学饰演公司研发教授,李萍同学饰演其保镖。剧情发展是由于种子公司售卖的种子质量出现问题,造成产量低,从而引发纠纷。

杨莹:“屈教授,你们这无良公司生产的劣质种子,欺骗消费者购买,种了却没有收成,你们难道不给我们一个说法吗?”

曾宇海:“就是,欺骗消费者,给我们赔偿,不然你们别想走出这个院子。”李萍:“先生,你想干什么,伤害我们人身安全可是要蹲局子的。”

屈教授:“赔偿我们不可能赔偿的,因为这根本不是我们种子质量问题。”

杨莹:“不是你们的问题难不成是我们地的问题吗?”

屈教授:“走,我们走不跟他们废话了,公司会派人来解决的,你们就等着吧。”

本次事件无疾而终,该案例警醒大家以后购买东西一定要去正规渠道。

三、作品研讨:在自然熏陶中谈文学

在四个小组同学声情并茂的剧场演绎后,紧接着开启了学生作品原创小说研讨环节。本次课程研讨陈泠同学的原创作品《转身,流浪》,由苏瓷瓷老师带领各小组同学展开讨论。在一番激烈的讨论过后,小组学生代表对该作品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杨宇辉同学认为文章前部分写“狗”的篇幅过长,导致与后面“收养”的情节不能完美衔接,且在结尾中关于“狗决定继续流浪”这一动机阐释不明。而牟柏霖同学提到,无论是老人还是狗——来福都是渴望去流浪的,文中老人躲在厕所抽烟,不想被孙女发现,其实蕴藏了对自由的渴望。

待学生发言后,苏老师也对陈泠同学的作品进行了深度剖析点评,她讲道:“小说以流浪狗的第一人称视角来写,将生活中的挣扎与希望并置,生动展现了生存异化与自由觉醒的主题。”随后,苏老师针对该作品提出了关于视角一致性和情感冲击力的一些优化建议。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田野工坊迎来尾声,同时也意味着本学期最后一堂作家班课程宣告结束。

大家都依依不舍,不忍告别作家班这一大家庭。通过此次田野工坊活动,同学们在植物的脉络里看见自然的叙事,在角色的蹙眉间读懂人性的复杂,在对话的交锋中触摸生活的肌理,在学生作品研讨中深深地懂得了文学与自然的联结,当我们学会用眼睛捕捉细节的折射,用心灵丈量记忆的深度,文字自会生长出打动人心的力量。



撰稿:李萍、王新泽

摄影:李诺彤、卢君宇、刘奇、汪勃帆

供稿:綦江校区创意写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