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新闻动态

[营地教育]132期丨营地教育:“戮力同心,和衷共济” 记2023级通信工程专业营地教育课程实记

2024-11-28

2024年11月4日—11月20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全体同学完成了营地教育拓展训练课程,此次课程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锻炼应变能力。全方位塑造学生良好品格,促进学生的成长。

拨云见日·初印象

课程伊始教练就课程开设意义、课程开展流程等方面为同学们作出了细致全面的介绍,让同学们对课程内容和目标有了明确的认识。

室内课程结束后,课程第一项正式展开——团队文化建设与展示。

全体同学随机打乱分成了7个全新的队伍,他们将在新的团队中共同完成团队文化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团队命名、队形编排、口号构思以及队歌选定,并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创造力,充分展现出了属于自己队伍独特的风采。

熔炼项目·凝团魂

随着团队文化展示的落幕,全体同学以小队形式勇敢开启了充满挑战的营地教育拓展训练课程,踏上非凡的体验式学习征程。

在“穿越电网”项目中,小队成员团结于智慧尽显。面对错综复杂的电网,他们如同精密的齿轮般默契配合,分工协作,保障每位队员安全穿越。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学会有效沟通,深刻领悟到团队成员的重要性。每有一个队员成功穿越电网,欢呼与掌声便如同胜利的号角,那种成就感与团队精神的凝聚令人难忘。

“齐眉棍”项目让学生体验到团队默契关键。大家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移动棍子,好似无声的舞蹈,深知稍有不慎就会失败。这个项目教会了学生在团队合作中须全神贯注,相互信任才能达成目标。

“挑战NO.1”项目更是将团队精神推向了高潮。“鼓动人心”环节,学生们通过控制鼓面让排球跳动,考验协调性的同时,也让他们的心跳与鼓声同步,感受团队的律动。“大河之舞”和“穿越时空”环节对速度与团队配合要求极高,需快速反应、精准执行;“激情节拍”环节则更是对注意力和反应力的极限挑战。

随着项目的层层递进,小队成员的心也渐渐紧密相连。七个小队在各个环节的激烈竞争中你追我赶,有的凭借出色的协作与高效沟通一路领先,有的虽遇挫折但不放弃,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奋起直追。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汗水、泪水,也收获了欢笑和喜悦。最初的陌生隔阂化为深厚的友谊与信任。那些如“穿越电网”中奋力托举队员时涨红的脸颊、“齐眉棍”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挑战NO.1”中呐喊助威的瞬间,都已成为团队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聚散有时·未来式

独行者疾步,结伴者行远。伴随着本次营地教育拓展课程顺利结业,我们共同见证了通信学子们团结一心、群策群力跨越看似不可逾越的每一项挑战。每一位同学的全身心参与,通力合作都让团队的力量发挥出“1+1>2”的效果,营地教育拓展课程两天的体验学习带给同学们团结协作与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必将在他们往后的大学生涯以及未来人生的道路中产生长久且深远的影响。



“在项目挑战失败,小队即将面临解散的时候我们没有放弃,我们互相鼓励,我的小队就算输掉了团队比拼也是最好的小队,即使输掉了,我们也不缺再来的勇气,失败只是起点,希望我们小队的成员都可以越来越好”

—金刚葫芦娃队 饶敏


“在营地教育课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成员之间互相信任、默契配合的力量可以超越个人能力的局限,让我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让我学会了如何在疲惫中找到坚持的力量,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相信自己”

—贰对对对队 浪良芳


“在这两天半的时间里,让我最有感触的就是团队合作精神的激发,在项目任务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完成项目的一块拼图,缺一不可,它让我从懒散变为了全力以赴,让我更加珍视团队的力量”

—啊对对队 高伟强


撰稿:敬欣

供图:营地教育中心助教团

指导老师:李源、王欣

竞技体育中心